文/林聆
身為老師、護理師,是婆婆眼中的新潮媳婦,剛結婚時,要上班還要煮三餐,偶爾還要與學生個別談話。讀秒的日子,總是家規放兩旁,時效擺中間,難免留婆婆詬病:「男女生衣服不適合晾晒在同竿、男人應該不必入廚房……」我都裝做沒聽到,或者聽歸聽,行事卻依然故我。唯獨坐月子,我可沒敢冒犯,婆婆下了醫囑,我便選擇放棄護理專業,因為懷胎期間,她起碼講了十幾次,還不時提出案例應證,結論就是:「女人月子坐得好,一輩子無病到老!」
思及「有所禁忌,必有所疼愛」,感恩之餘,就乖乖做個聽話媳婦。
四十年前,坐月子,炎炎夏日不能吹冷氣、不能吹電扇、也不能看報寫字,身心似被囚禁,乾脆從城市搬到鄉下二哥家去睡竹床,享受大自然的竹林野風,是最直接的替代。
年輕的二嫂像慈母般照顧我三餐,要我盡量躺平,每天煮青草水讓我洗澡;但不准我看書、看電視,只能聽收音機,而生產後的紊亂尚未平息,剛開始很不習慣;但慢慢地,一天天漸入佳境,躍動的心沉靜下來了,突然有種被洗滌後的清涼。
躺在涼涼滑亮的竹床上,看著兒子稚嫩的臉龐,聽著收音機播放〈大江東去〉與〈小城故事〉等歌曲,感覺自己幸福無比。黃色發亮的竹床久睡依然清爽,再仔細看,靠近聞,竹片鏤刻歲月痕跡,想著作床的師傅應該年紀也很大了,手工卻精巧得找不到一點可夾人的接縫……是要多少的竹子,得經過多少的精工,才能磨平它的關節,巧奪它的溫潤,讓它展開成一張巨大容得下一家睡臥的平坦眠床?
想著想著,感恩與悸動油然而生,盛夏竟處處飄來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