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南部的大豪雨,造成極大的傷害,背後當然是大自然的反撲力量過大,超乎人類的負荷;不過,治水須有方法與策略,只要資源用對地方,災害還是有可能降低的。
除此之外,政府部門在面對災害時,必須有同理心與負責任的態度,就像賴院長將責任推給上帝,徐部長說像感冒,明顯是在推卸責任,讓人無法接受,不僅對解決問題毫無助益,更可能傷害到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
為政的重點在於多做好事,尤其是要將資源用在對民眾有利的地方,就像治水,如果有策略,就不會被批評是選舉的綁樁,更不會形成是國家資源的浪費。
官員難免會有委屈,這是可以被理解的,不過如果每次被批評時就講一大堆於事無補的廢話,那只會讓民眾更加反感。
久而久之,民眾對政府的好感度也會逐漸減少,對於問題的解決可能性自然就愈來愈低。
為政者必須苦民所苦,而不是一味凸顯自己的辛苦,尤其面對長期的問題,如果解決的方式都無法擺脫政治性的思惟,那麼,民眾所期待的政府功能,恐怕就蕩然無存了。
李坤隆(高雄市實踐大學博雅課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