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壯圍鄉古亭國小處處有景,營造好玩學校,吸引學生。圖/宜蘭古亭國小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少子化是趨勢,不少學校為拚招生,有的推獎勵措施可吃大餐,有的發揮學校特色,設計貼近自然生態或英語特色課程,或祭出免費課後照顧班、有校車接送,省下安親班費用,果然奏效,學生逆勢成長。
台北市信義國中新生連續五年負成長,今年不僅止跌,更比去年成長三成,班班滿招,成為全市國中招生黑馬。這一年學校積極推動獎勵措施,學生只要準時到校、有禮貌,全班就有機會吃好料,曾創下七年級生整周無人遲到紀錄。
校方先推準時到校運動,學生維持兩個月不遲到,就能獲得一張摸彩券,有機會抽到腳踏車。接著推「有禮熊讚」,老師隨身攜帶好人卡,遇到學生向老師、來賓禮貌問好,就發卡,一學期結算兩次,班級最多張的前三名,能全班吃火鍋、鐵板燒或速食,個人獎則能抽炸物,表現愈好,中獎機會愈大;如能得到班級秩序獎、整潔獎等,還有「便服日」獎勵。
陽明山上的北市溪山國小全校僅六班,過去幾乎都只有個位數的新生,因為貼近自然生態、重視全人教育的活潑課程,今年新生意外滿招,學生數比兩年前成長一點五倍。
溪山國小校長施春明看好發展多年的溯溪、自行車特色畢旅,將以往畢業生才做的挑戰,統統納入校園課程裡,結合陶藝課、養蜂課、故宮博物館藝術體驗課,今年還新造一座窯,預計和食農教育搭配,教孩子做點心、披薩、麵包。
北市大佳國小每年僅招收兩班,有二十多種課後社團,能玩蛇板、練武術,還能學小提琴,家長說學校作業其實不少,但不是「背多分」的紙本作業,自由校風吸引大批家長搶排。
從幼兒園打基礎
長期經營新生來源
另外,宜蘭學校搶人大作戰也是各出奇招。南安國小校長張志弘說,學校位在南方澳,幾乎沒有安親班,學校開辦課後照顧班,所有學生都可參加,家長不用煩惱孩子下課後的安危,很有吸引力。
宜蘭古亭國小校長黃賜福說,學校處處有打卡景點,有多項社團可以參加,有親子館可同歡,都是吸引家長與學生的地方,強調「好玩的學校」。除了應屆新生,也與幼兒園多有連繫,免費提供直排輪等場地給幼童與家長使用,學校的活動都邀他們參加,長期經營新生來源,熟悉環境,用口碑招生。
宜蘭湖山國小以美麗校園與特色課程聞名,連外地家長也移民到附近入住,校長林光章說,該校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全校性大露營或爬山,在課程與實務上做結合,很受學生歡迎。
苗栗縣公館鄉南河國小四年前學生數僅二十五人,面臨小校裁併危機,校方致力英語等特色教學,前年並獲准辦理實驗教育,採「混齡教育」,學生數不斷增加,目前已有五十一人,比當年增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