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你知道孩子在煩惱什麼嗎?兒童福利聯盟昨公布親子兩代的煩惱排行榜,發現「功課」已是親子兩代的共同煩惱,孩子大多是煩惱考不好被懲罰、被排太多才藝課;家長則擔心孩子成績如何更進步,但這反成為兒少的壓力來源。兒盟執行長白麗芳呼籲家長,多陪伴青春期的孩子,為孩子減輕心理壓力。
兒盟根據二○一五到二○一七年兒盟兒童專線及少年專線來電進行統計分析,三年間共接聽逾一萬兩千人次的有效電話;家長育兒煩惱部分,則取自討論教養問題的臉書社團、親子教養網站及BBS討論版,以及兒盟實際接聽過的諮詢來電案例作為統計樣本。
調查顯示,兒童煩惱第一名為同儕相處;青少年最煩惱的是心理健康。家長最常向兒盟求助的話題,則是孩子的生理健康,約占近四成。課業是兒少及家長的主要煩惱之一,在兒童占第二名、少年占第五名、家長則排第二名。
白麗芳表示,健康方面,家長討論話題大多圍繞在孩子生長發育及疾病上,例如長不高、體重過重等,也有人擔憂孩子青春期發育等問題。青少年的煩惱則偏向心理層面,包括受情緒包袱困擾,也關注人際關係問題。
白麗芳表示,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心理和社交方面正經歷快速轉變,較易與師長及家人發生衝突,這些狀況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可能是壓力來源,但也是學習成長的機會,若家長能陪伴孩子積極面對,將為孩子減輕不少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