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跨越海峽系列(7-4) 反抗日本侵略時期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8.08.24
2486觀看次
字級
日軍占領澎湖:1895年3月,日本派兵占領澎湖,威脅清廷割讓台灣,照片為占領澎湖的日軍。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灣孩子的民族正氣:抗戰時期,台灣少年團團員在戶外表演話劇,表現帝國主義強權欺凌善良中國百姓的慘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灣義勇隊與台灣少年團:抗戰時期,旅居大陸的台灣同胞組成抗日隊伍「台灣義勇隊」,在宣傳、醫療、教育、情報、通信方面,支援祖國抗戰。他們的子女們則組成「台灣少年團」。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日軍屠殺台灣原住民:1913年,日軍血腥鎮壓台灣太魯閣原住民的起義行動,一名日軍軍官對起義原住民領袖施以斬首酷刑。這張照片刊登於日軍本身出版的《征討紀念寫真帖》,炫耀其所謂的軍事勝利,事實上卻留下了日本殘暴統治最直接的歷史證據。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摧毀原住民的文化:圖為被迫接受殖民當局同化政策的原住民孩童。日據時代,為了避免原住民再度爆發大規模的反抗事件,除了將起義者的後人集中監管外,同時強迫原住民改日本姓氏,穿和服、說日語,徹底遵循日本習俗。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灣百姓肩上的日警:日本統治台灣初期,一名總督府警官乘坐漢人山轎巡視山區,日本警官昂首的高傲神情,對照著台灣人卑微的容貌。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戰後簽署「馬關條約」,戰敗的中國被迫支付巨額賠款,並且割讓遼東與台灣,遼東在國際干預之下歸還中國,不過台灣卻因缺乏外援,不幸落入敵寇之手;儘管如此,台灣人民絕不甘於接受日人統治,在日軍大舉前來接收時,台灣軍民拚死抵抗,尤其地方民眾組織義軍血戰侵略者,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日本殖民台灣計半世紀,儘管不斷誇示其殖民建設之種種,不過台灣人民的反抗卻不曾停歇,台灣許多有志青年也渡海回到中國,參加革命,台北蘆洲的李友邦在抗戰時期,組織在閩台灣義民成立「台灣義勇隊」,進行醫療、宣傳以及對敵心戰工作。

至於福建,1938年日軍攻占福建沿海城鎮,抗日力量轉入鄉村地區,閩台反抗日本侵略的工作完全溶為一體。經過中國軍民長期浴血奮戰,以及國際反法西斯力量迅速壯大之後,1945年8月15日,日本終於宣布投降,台灣遂結束半世紀的異族統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