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美國與中國大陸和其他亞洲國家貿易摩擦升級之際,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周一宣布,將通過他所稱的一個投資「新時代」,向新興亞洲市場的新科技、能源和基礎設施投資一點一三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十四點八億元)。
龐培歐未提到中國大陸,但有關計畫顯然是叫板中國大陸的一兆美元國際投資倡議「一帶一路」。
日本、澳洲隨後也宣布跟進美國。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天表示,「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希望美日澳「拿出真金白銀」。
龐培歐在美國商會舉行的「印太商業論壇」上發表政策演說,試圖從經濟角度為川普總統的「印度洋-太平洋」(印太)戰略定義,該戰略旨在把美國塑造成該地區一個可信賴的夥伴,內容涵蓋科技、能源、旅遊、基礎建設。
時值美中貿易戰的「敏感期」,龐培歐在講話裡仍然避免提到中國,只是強調幾個要點。他表示,「所以我們過去沒有、未來也將不會尋求主導印太,我們還將反對任何國家有這樣的企圖。」
他指出,這些資金代表美國對印太地區和平與繁榮的經濟承諾的新時代的首期付款,計畫象徵著美國將為印太地區帶來經濟成長,通往繁榮和平的新時代。
龐培歐本周將訪問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計畫為他們帶來新的國安支援。
龐培歐高級政策顧問胡克,在演講前對記者說,美國此舉並非要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抗衡,美方的做法與中國有著根本上的不同。美國是通過鼓勵民間部門投資,提供更加可持續的選項,也讓企業盡可能發揮它們的效能。
這對比到中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上引發的批評。專家認為,中國政府高度參與建設案,不但帶有勢力擴張的意味,也有誘導他國淪為債奴的嫌疑。
這次投資案的地域定為「印太」,指涉從美國西岸延伸到印度東岸之間的國家。這比一般國際上常用的「亞洲-太平洋」一詞範圍更廣,也更強調實施民主制度的國家。相對而言,過去「亞太」一詞過度強調中國的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