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輝回憶南天橋點滴。圖/人間社記者郭貝貝
【記者妙熙澳洲臥龍崗報導 】「過去是一塊垃圾場,竟然變成一所大學,廉價的土地,竟然變成寶石。」談到垃圾變黃金的故事,南天大學工程顧問孟祥輝參加南天橋落成,內心激動,感慨萬千,這座橋歷經17年,終於完成了!
孟祥輝於1994年從新加坡移居到北雪梨,經常到寺院去誦經,為母親祈求身體健康。因海外佛法難聞,佛光山法師親切,於是將佛光山當成了家。
2002年,當時的住持滿謙法師知道孟祥輝具有建築背景,請他前來協助南天大學和南天橋工程。這當中真是遭遇了許多困難與關卡,孟祥輝舉出:
第一個關卡,是整土。澳洲政府以1元澳幣贈地建大學,實際上那是一塊幾十年歷史的垃圾場。澳洲人環保意識強,因此需要大規模整地。光是壓縮垃圾產生廢氣,就費時兩年,過程艱辛。
第二個關卡,是政府政策。南天橋屬新南威爾斯州政府管轄,橋下為高速公路,因此有很多嚴格的限制。協商了3年,政府希望南天寺符合他們的要求,但光是高壓電、低壓電的電纜,就費時3年才定案。
第三個關卡,市政府陷入貪汙風暴,有一段時間市政停擺,所有建築、發展項目,也不敢批下公文,全部緩步,如此又耽誤了幾年。
所以,等待2015年南天大學落成,再重啟南天橋的建設,州政府的交通部,因經過多年的交涉,也被感動,對諸多嚴格條件漸予讓步。
孟祥輝提到,好事多磨,感慨萬千,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終於完成了。南天大學、南天橋,是眾緣成就,提高華人、佛教、教育在澳洲的地位,能進入西方主流的世界,讓華人很有面子。這是佛光人的光榮,是華人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