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便宜 有望使全球電力產量倍增 海浪發電 再生能源新尖兵

編譯/趙榮琳 |2018.07.14
2578觀看次
字級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編譯/趙榮琳

海浪發電具有使全球電力產量倍增的潛力。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對海浪發電雖已投入鉅資,成效卻一直有限。不過現在已有一家新創企業以嶄新的陸基發電系統,可望能夠將海浪充分轉化成電力,而且擁有商轉能力。

全球目前約有10億人仍活在無電的世界。有電可用的人,也經常因為電廠排放大量廢氣而生活在高度汙染的環境下;而且隨著電力需求不斷增加,進口燃料的成本也持續上升。

隨著太陽能、風力發電的成本持續下降,使再生能源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答案之一。但還有一種迄今幾乎完全未開發的能源;據世界能源委員會估計,可使全球電力產量倍增的,就是海洋。

利用海潮、海浪及海洋熱能轉換等技術來發電,目前仍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不過已有兩位新創企業家開發出一套系統,即將改變這種狀況。新系統能夠在夜間及空汙嚴重的環境下發電,因此成本比太陽能電力還低。

他們成立的新公司叫作生態海浪電力公司(EWP),所開發的EWP海浪能源設備甚具競爭力,而且不僅是成本低而已。

共同創辦人布拉佛曼表示,「這是非常簡單的系統,90%的設備都在陸地上,只有10%在海裡。不需要船,也不要潛水員,又容易保修,不像其他科技那樣高度依賴海上作業」。

她並表示,「未來設備若能普及,更能發揮規模經濟效應,會比太陽能還便宜」。

布拉佛曼生於烏克蘭,在以色列完成學業後,便進入一家再生能源公司工作,不久便對海浪發電產生興趣。許多企業都對此一領域投資,但成效很小。之後她遇見EWP的共同創辦人雷伯,不久即創立這家公司。

雷伯住在巴拿馬,在太平洋岸擁有一處礁岩區。雷伯提供「天使投資」,布拉佛曼返回烏克蘭研究可用的科技。她發動一次「競案」活動,有300多位工程師提出計畫;她從中挑出數件最有希望的構想,到基輔的水動力學研究所測試。

基礎科技既創新、又簡單,就是將簡單的浮筒繫在岸邊的結構體上。這些浮筒隨著海浪起落,產生水壓,可以轉動馬達而產生電力。運用自動化控制,使發電流程能夠平順。如果海浪太大,系統能使浮筒升起或下降,以防止設備受損。

每一套發電模組由10個浮筒組成,能產生100萬瓦(MW)電力,足供1000個家庭使用。模組可以繫固在碼頭、突堤、水上平台及防波堤等任何人造的結構體上。

過去3年間EWP公司已在以色列海岸經營一座能源工廠。2016年EWP開始在直布羅陀一處二戰時期的軍用碼頭上建立一套系統,發電能量能夠擴張到5MW,是歐洲第一座能夠商轉的海浪電力系列。到完成時,將能供應直布羅陀15%的電力需求。

EWP也在墨西哥曼薩尼略港新建一套系統,發電量多5倍;並與中國大陸一家核電公司簽約,在大陸合作興建400MW的海浪發電站,最先將在浙江省設立50MW的電廠。

布拉佛曼對大陸的計畫最為興奮,「我出生在車諾比附近,出生兩周後就發生核災,因此我幼時體弱多病,經常呼吸停止;幸好母親是護士,能趕快急救。現在我將到大陸工作,而大陸高度依賴核電,因此我願意幫助中國大陸發展再生能源」。

她並表示,澳洲、蘇格蘭及智利都極具發展海浪發電的潛力。EWP準備今年在澳洲上市,前景相當良好。

雷伯說:「許多城市幾百年來一直從海洋抽取資源,卻汙染海洋。現在我們可以從海洋取得無窮無盡的再生能源,卻不會造成任何汙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