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華社
圖/彭博資訊
編譯/趙榮琳
全球第一批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所使用的電池,現在已經進入「退役」年齡,但卻不會立刻就被送進掩埋場,還能在便利店、充電站及家庭發揮剩餘價值。這些鋰離子電池從電動車拆下之後,還可以在其他領域再用7至10年。
彭博資訊估計,目前全球電動車「退役」的電池總量僅約5.5萬顆,但到2025年時將達340萬顆;到2030年,電動車的電池需求量將是目前的25倍,屆時汽車將取代家電,成為鋰電池的最大用戶。
到2040年,全球半數以上的新車,以及所有車輛的1/3,都將是電動車,約5.59億輛;到2050年時,企業界投資於家庭、工業與電網用電池的累積金額將達5500億美元。
因此,為它們找到「第二春」已然刻不容緩。中國大陸8月起將執行新法規,要求電動車製造廠必須負責為這些電池找到新出路;歐盟已經訂出相關法規,預料美國也將跟進。
通用、BMW、豐田、比亞迪及一整串再生能源貯存設備供應商,都在設法為電池開創「二胎」市場,並尋求額外利潤;更重要的是電池既然還有「二手」價值,電動車的價格也將下降。
雷諾電動車業務主管蘇伯利表示,基本邏輯就是「循環式經濟」;從電動車拆下的電池,占能源世界的地位將愈來愈重要。瑞典供應商Box of Energy執行長史坦伯表示,二手電池的用途相當廣泛。
但美國最大電動車廠商特斯拉迄今仍在壁上觀,並表示特斯拉的電池在使用10至15年後,將不適合再被利用,因此聚焦於如何回收電池的材料。如果回收鈷等材料的利潤更高,或是製造新電池的方法更簡單,則電池再利用的發展速度可能減緩。
研究證明,如果電動車電池每充電1次僅行駛較短的里程,或是充電過於頻繁,電池的功率便會下降。一般家庭用電動車電池的壽命約10年,巴士或計程車的電池壽命約4年。這些「退役」電池雖可用於小轎車,但最好是提供給太陽能電場及風電場貯存電力,或供電網在離峰時間貯電。
專家指出,鋰離子電池其實絕不會「死」;就像鹼性電池一樣,手電筒不亮時,還可以把電池拿下來給遙控器用。預估到2025年時,約75%的舊鋰電池將被再利用,然後再送到原料回收站。換言之,中國大陸的新能源科技公司可以從電池上扒下好幾層皮。
各國已有多家公司正在為電池開創第二春;多家汽車廠已經與這些業者合夥,或是自己研發。
例如Box of Energy公司在哥登堡一排3層樓公寓內裝設一個跟大型冰箱一般大的箱子,放置20顆從富豪油電車退役的電池,貯存屋頂太陽能板產生的電力,為公寓照明及電梯供電,可以使家庭省下超過1/3的電費。
企業界可以使用較大的舊電池貯電系統來降低成本。例如日產Leaf電動車的退役電池不久後就能讓安室鎮的路燈大放光明。日產的新設備能夠在4小時之內,把舊電池轉換到多種用途,並估計1年可處理1萬顆電池。
豐田明年將把退役電池裝在日本的7-11便利店,貯存太陽能板產生的電力,為店內的飲料櫃、炸雞保溫箱及香腸烤架供電。
比亞迪主管指出,標準電動車電池在退役時,還有50-70%的電池貯存能量。該公司使用這些電池為基地供電,並協助深圳一座大型貯電系統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