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周靜芝
文/周靜芝
某年夏季,攝下兩幀美國的乾旱景象,不覺想及漢樂府詩的「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那本是堅貞愛情裡海枯石爛的誓言,卻預言般一句一頓地呼出人類歷史自工業革命以來對動植物與大自然毫無顧忌的剝削和破壞。
人類的荒原樣貌自照片中見之,係從形象的顫慄美逼近至一種悲劇感,明明我們是要追求富足進步,反倒過來變成了自我毀滅。
夏天了,對我們居住在遭旱的地域,是關掉室內冷氣到屋外樹下吹涼風;是只洗一次僅五分鐘的澡;是在下午兩點至七點的五個小時裡別用電器;是動用人力澆花淋草……
所有的這些,是我們在夏季裡的挑戰。兒子若在夏天從外地回家,少不得媽媽跟在後面叫喊:「去圖書館看書,別待在家裡浪費冷氣」、「最好晚上運動,省得沒事洗澡」、「可不可以七點以後才用洗衣機烘乾機」等等等等。
夏天來了,電力公司會寄上「夏日須知」宣傳單;自來水公司在電話答錄機裡留下「溫馨小提醒」;我們的醫生也要寫封電郵:「夏日防蚊去蟲指南」。
夏季的炙熱和乾燥雖使本能的、無理性的性子,向規矩條框、自我約束就範,然而,浪漫何嘗離開自然裡的夏。
若非走出冷氣室,怎地坐到公園裡樹蔭下,吹吹小時候台灣高雄的綠風;如果一直習慣使用自動澆水器澆灌花植,怎麼想到特別撥出時間日日逛逛我家挺美的前後院;又因太熱了,先生方願關掉電視,陪著我走一段黃昏散步。
夏季還是那樣兒的夏,按照時辰來到,只因人的追求中存了一念之差,什麼便都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