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綠色校園與減緩地球暖化

林聰明 |2018.06.11
994觀看次
字級

受到全球暖化影響,五月超過三十五度以上高溫,在台北即有十天,二十七日甚至有高達三十八點二度的氣溫。平均溫度也比往常增加二度,達到有史以來五月最高氣溫紀錄。根據報載,全台二十七日當天即有因中暑、熱暈等就診人數達二十七人,屏東亦傳出旅客疑因熱衰竭或中暑不幸死亡。

醫師建議為避免熱氣傷害,出門時要有「防熱三寶」概念,攜帶遮陽帽、墨鏡與雨傘,攜帶水壺,以小毛巾擦拭身體,幫身體降溫,以免中暑。

熱會更熱,冷會更冷,或者是該熱不熱,該冷不冷,該下雨時不下雨,都是氣候變遷導致的結果。有時甚至把過去一年的雨量在幾天內下完,導致河堤潰崩、疏解不及。近年,春夏秋冬時序錯亂,導致很多花草,提早或延後結蒂,影響農糧收成。

地球暖化與人為因素有很大的關聯。專家研究發現,一公斤的牛肉,從養育至宰殺、運送過程中衍生三十六點四公斤二氧化碳,為平衡生態,約需種植 一千一百一十株樹木。已有很多歐美國家政府鼓勵減少養殖畜牲。此外,專家亦發現蔬食,亦可減緩二氧化碳的發生。報告指出,每人每日蔬食即可減少一點八二公斤的二氧化碳。因此鼓勵蔬食少吃肉類,已在各國持續推展,去年德國環境部長即率先推動,政府公務用餐即以蔬食為主。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科學》(Science)期刊登出的新近研究指出,如果全球不再消費肉類和乳製品,全球農地使用將可減少百分之七十五(相當於美國、中國大陸、歐盟和澳洲相加起來的總面積),且仍然可以餵飽全球人類。報導指出,肉類及乳製品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農業類的百分之六十,也用掉百分之八十三的農地。蔬食是地球減緩衝擊的單一最有效做法,比買電動車、減少搭飛機還有效。

南華大學在環境永續上推動多項措施成效卓著,更獲得行政院的表揚頒發「國家永續發展獎」。為鼓勵蔬食,只要自備碗筷,三十元即可享有逐步落實推動「無痕」飲食觀念的環保餐食;並注重校園生物多樣性的培育,校內種植約三百種植物,另有五十二種原生種植物與八十一種誘鳥誘蝶植栽,在六十三公頃的校園裡,樹林與綠地面積占四十六公頃,綠地覆蓋率約有百分之七十三,可當為觀察生物多樣式最佳的自然教育場所。

為了建構低碳校園,長期推動資源回收、廚餘與落葉堆肥再利用,達平均每人每年產生垃圾量僅約二十公斤,有效資源回收率達近百分之五十。學校建蓋雨水再利用系統,可儲水三千一百三十六立方公尺,作為馬桶小便斗沖水與澆花、灑草之用,每年可減少約二千二百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了省電計畫,進行耗電ABC分析,並且針對耗能最大的樓層進行分析、改善,效果顯著。

為了環境及環保教育,開設五十多門相關課程,根據全球綠色大學評估指標,予以建構實踐並與社區分享推廣。短短二年內,已獲評為全球百大綠色大學,其中廢棄物處理更是排名全球大學第二名,未來十年以零碳排放為目標邁進。

宇宙中已找不到另一個地球,看看西元一九五○年之前的地球猶如太空中的一顆藍色明珠;如今因人類過度開發加上暖化現象,讓它成為醜陋又顛簸的樣態、隨時可能反撲。若不想自食惡果,人人參與救地球,日日實踐節能減碳,才會有更好的明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