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月鳳
以前帶小孩出門,總是自備食物,即便在酒席上,也會另外準備些易嚼、易消化的軟嫩吃食。一把乾淨的食物剪更是必備工具;可如今換成老伴,卻有股說不出的滋味。原來,人生就是個菱形,從無到有,從有到無;且因有無限生命,盛衰之外還有很多輪迴的造作,唯有珍惜與謙卑面對,才堪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每每很用心地烹調外子喜歡吃的肉品,儘管用燉鍋煮得幾乎骨肉分離,或用快鍋煮得入口即化,他依然能挑出一二往我碗裡放:「對不起,這個我吃不來。」當我疑惑地看著他,他總是很自在地說:「唉,妳是飽漢不知餓漢飢。我已經植了四顆牙,要好好愛惜!」
有時我真的無法體會,炒得脆脆的高麗菜與清脆爽口的芭樂,不正是人間美味?為何要悶到黃爛、放到皮皺肉軟?難怪〈天黑黑〉那首歌裡說:「 阿公仔欲煮鹹,阿嬤欲煮淡,兩個相打來弄破鼎……」人到老了,才會真實地面對自己的需要,一來不願意屈就,二來沒條件讓步。
漸漸地,我也開始有點類似的跡象,開始不喜食炸物,齒牙偶爾也會鬆動。以前,總喜歡讓大顆的青江菜維持原貌,菜葉與菜梗齊一消受,美觀易夾,也免得徒留菜梗讓主婦傷神。現在,我卻常將青江菜切細,把一道「蠔油香菇扒青江菜」做成「香菇豆干雪裡紅」。
後來,不管白菜、高麗菜、龍鬚菜……各種葉菜,我都會先切細再炒,紫菜蛋花湯與青菜豆腐更成為我們家餐桌上的日常,外子笑呵呵地說:「青菜豆腐湯,吃了保平安!謝謝妳,用愛煮三餐,滿桌雪裡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