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嘉雯
我們看她對迎春警告道:「若被她(乳母)騙去,我是一個錢沒有的,看妳明日怎麼過節?」邢夫人之所以將錢攢得緊,不願意稍微照顧這庶出的女兒,無非是因為她不是親生的。沒有子嗣因而缺乏的安全感,使她養成視錢如命的習性,而且也相當無情地貶斥、糟蹋著迎春,又離間迎春和探春姐妹的情誼:「妳雖不是同她一娘所生,到底是同出一父,也該彼此瞻顧些,也免別人笑話。」
這裡再度習慣性地分出「別人」和自己,又認為探春不肯多照顧迎春,這一點證諸後續探春執意為迎春爭回累金鳳的情節看來,邢夫人所認定的也並非事實。
接著她又不滿地比較道:「你是大老爺跟前的人養的,這裡探丫頭是二老爺跟前的人養的,出身一樣。如今妳娘死了,從前看來你娘比如今趙姨娘強十分,你也該比探丫頭強才是。怎麼妳反不及她一半?」邢夫人不僅處處貶抑迎春,還習慣將人不斷地從自己身旁劃分出去。
她起先說話時,是與迎春同一邊的,從而表達了對層峰不滿、對主事者不滿、對同等身分的人亦不滿!最後竟將迎春也從身旁劃分出去,而自己只落得孤家寡人的下場:「倒是我無兒女的一生乾淨,也不能惹人笑話議論為高!」
偌大家族裡的眾親戚,都被她踢到對岸,成了自己的敵對方,還說這樣比較高明!則邢夫人的愚犟冥頑也就溢於言表了。
在古代大家庭妻妾成群的環境裡,沒有子嗣的婦女往往處於弱勢,即使是大房的夫人,也保不住權勢不會旁落。我們今天讀《紅樓夢》,對於邢夫人動輒心生離異的偏狹心態,可予以同情和諒解。
然而,與此同時,我們從中亦不免心生怵惕:平時在人際相處上,盡量不宜孤立自己,或假想太多的對立面。我們試想,倘若在平時邢夫人即對一雙庶出的兒女也不吝於付出照顧和關愛,那麼她的世界至少會較為溫暖而有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