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從中道談國家教育與社會文化

陳樹 |2018.06.04
1193觀看次
字級

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近期翻開報紙所見,不是外交頻出狀況、兩岸相互挑釁、政治相互鬥爭、能源、經濟與汙染之選擇困住大家,而且社會多次出現追殺、肅殺與兇殺之驚悚畫面,國家不再可愛、人民不再溫馨、社會不再祥和,台灣,到底出現什麼問題?

所謂「中興以人才為本」、「要一個國家能長治久安,必須要有優良的文化與道德」。整個國家要富強、人民素質要提升、經濟要繁榮、社會要祥和等等,都與教育有關;而影響教育最大的是教育政策與執法態度。教育如能有教無類,執行教育政策與工作者如能崇高超然,才是真正國家之福。

大學校長之遴選,曾被朝野列為學術自由及校園民主之主要指標,也是全民長年共同努力及血淚耕耘的重大成果。卻因意識形態,台大校長遴選案淪為藉端,一再卡管,甚至於拔管。只因政治立場不同,讓大學校園不再超然,國家第一學府不再受人景仰與尊重,學術價值也大為淪落。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進而衝擊到政治、社會與國家整體文化,其衍生連環效應,不可輕忽。

其次,每天媒體所看到的是,接連不斷的財殺、情殺、兇殺、暴力與粗魯相向,日益呈現冷酷無情的社會文化。不僅怵目驚心、人人自危,且不知伊於何底?人民是否有免除恐懼之自由?如再加上少了自由貿易協定、外交愈來愈孤立、兩岸愈來愈不和諧、能源成本可能高漲與愈來愈不穩定等等,我們是否有免於匱乏之自由?

台灣本是被當成寶島或美麗島,但未來是否會變成貧窮島、惡鬥島、詐騙島或恐怖島?必須深思,我們深愛這裡,也無意危言聳聽。

教育影響國家百年大計,文化也是立國之本。羅馬不是一天可以造就,卻可一天摧毀;優良社會文化之形成非常不易,也可在很短時間給予破壞。

綜觀德國與日本前車之鑑,值得吾人警惕。文藝復興影響整個歐洲約四百年,不論音樂、美術、文學、科學、建築、社會文化,甚至國家富強安樂,都有重大而深遠影響。但德國挾其民族優越感,鼓動納粹文化,引發兩次世界大戰,造成生民塗炭,禍害幾十年;日本也因明治維新現代化,本於大和民族優越感,意欲建構東亞共榮圈,進而與德國串連,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禍害極大。

從中道來看,任何現象都必須依循因果法則,有其果必有其因,而意識型態偏執是最大惡因,也是促成惡果之罪魁禍首。依循中道只有人人本具清淨心之呈現,即無私無我與光明正大之心境與心性,才是任何個人或組織領導者之最好選擇。

總之,未來教育如能為所當為、不為所不當為;如能不再藉反中而排斥優良文化,振興五千年道統之中華文化;如能以更開放的視野與胸襟,確實提升教育品質與文化素質;如能讓整個社會明因識果,導入中道之善因善果,進而正因正果,才是最急迫之教育要務。

期待國人尤其主政者,都能依循中道明因識果,深切明瞭我們的處境,以及洞察未來可能發展,普及優質國家教育與良善社會文化,還給教育界有更清淨之發展空間。為社會注入優雅高尚之文化,在現階段至為重要,也才能在當前政治惡鬥、經濟不佳、社會不和之氛圍,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