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台灣國防 面臨四大挑戰

磐石 |2018.06.04
2012觀看次
字級

國防,關心到一個國家的安全,也是不可或缺的公共財。蔡政府上任至今,特別針對國防政策擬出許多重大指示,包括募兵制的全方位推動、武器國造政策、新式單位的整合與台美國防交流,對於政府重視國防,願意在政策與實際作為上提出建議與行動,國人應給予鼓勵,然而看似穩健的國防政策,其實有許多重大挑戰,特別是面對兩岸軍事力量的持續不對稱,台灣在有限資源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國防建設,已成為重大議題。

首先,在國防經費上,政府信誓旦旦保證國防預算必能達到GDP的百分之三,蔡總統同時也向美方承諾台灣必會拿出自我防衛的決心,但國防預算能否達到該目標,與台灣的經濟政策及政府總預算有密切關聯,回顧過去兩年的國防總預算,無論是去年的三千二百一十七億元,或是今年的三千二百七十八億元,均不到GDP的百分之二。持平而論,馬政府時期也未達到百分之三,這凸顯無論藍綠執政,在國防經費的投資上均出現抓襟見肘的警訊,政府未來如想在國防建設上拿出更多資源投資,恐得實質兌現。

第二,兵源充足與否攸關部隊是否健全,誠然全世界現役軍人的數量均有遞減之姿,配合新式武器的出現與科技的發達,現代部隊的建構已非以人數作為指標,然而在國軍新式武器的建設上,固然新一代的科技與裝備陸續服役,但基層部隊仍面臨兵源不足的問題,特別是軍士官比例失衡,中、少尉缺員嚴重,根據國防部消息,中、少尉軍官編現比僅百分之五十四,已造成部分單位在領導統御上出現瑕疵;基層士官也不例外,下士編現比只有百分之六十二。

第三,當政府喊出武器國造時,其實並無特別新鮮,原因在於武器國造歷年來皆為國防部的政策之一,現階段的武器國造特別將重點與資源配置在飛機、船艦等高科技裝備,固然武器國造能提升台灣自我士氣,亦能提供部分經濟利多,但背後的技術整合風險、服役成效與未來的國際情勢,皆有許多不可抗力的挑戰。

第四,年改是蔡總統上任前的政治承諾,但台灣因年改造成的不光是職業別的歧視與仇恨,政府的信賴保護原則與不朔及既往的承諾已蕩然無存,退役軍人面對政府失信,現役軍人未來退休時是否面臨相似情景,令人擔憂,更嚴重的是退役軍人能否保有效忠的意志,這些無形戰力的流失,將是台灣未來在面臨國家安全上不可忽視的課題。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國防關係到一國未來的生存發展,由衷盼望政府必須正視台灣當前的國防挑戰,才有助於政策上的調整。

磐石(嘉義市/研究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