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食物很容易讓人想起誰來,例如「大阪燒」連結的就是我家媽媽。圖/陳珮珊
有些食物很容易讓人想起誰來,例如「大阪燒」連結的就是我家媽媽。圖/陳珮珊
文/陳珮珊
有些食物很容易讓人想起誰來,例如「大阪燒」連結的就是我家媽媽。
我第一次試作簡單版高麗菜大阪燒,一口咬下,微焦的麵粉及蛋香,高麗菜的口感爽脆,紅蘿蔔與甜豆畫龍點睛的妝點出些許色彩,也增加了口感的變化。
高麗菜產於八月到隔年四月間,但全年都買得到,盛產時常是銅板價就能扛回家,富含多種維生素及膳食纖維,是家庭優選蔬菜。前幾日買了一顆,只用了一半,但沒想到隔日家人逛市場又買回一顆,這樣占據了冰箱大半的空間,我只好想想有什麼烹調法可讓高麗菜變臉,免得家人生膩。
大阪燒!因為,大阪燒可是媽媽最愛的外食之一;媽媽向來是小鳥胃,老不愛吃東西。多年前有次我與她在台北火車站前覓食時,她發現美食街裏有家小攤,賣著簡單的高麗菜大阪燒,無過多調味與配料,有著單純高麗菜與麵粉香,分量不大,剛好符合她吃好又吃巧的用餐原則。從此,只要路經這區,她常會想吃大阪燒。
但後來,隨著台北火車站本身用餐選擇增多,加上媽媽腿力沒以前好,經過這區時也就不特別走過去吃了,今天卻因為一顆多出來的高麗菜,讓我首次嘗試自製大阪燒;而且,為了增加口感、色澤及營養,在主要的高麗菜之外,我還放入紅蘿蔔、杏飽菇及甜豆筴等多樣蔬菜;成品嘗味後也讓我挺滿意,真是開心。但其實更開心的是,下次媽媽來,我就能為媽媽端出這道符合她口味的高麗菜大阪燒了。
材料:
高麗菜、紅蘿蔔、杏飽菇、甜豆筴、麵粉、蛋、醬油
作法:
❶高麗菜、紅蘿蔔切絲,杏飽菇切小片,甜豆筴少許。
❷麵粉加水後再打蛋 、加些許淡醬油, 拌勻成調料。
❸將全部蔬菜放入調料中,平均沾附。
❹將蔬菜團放上平底鍋煎,兩面呈金黃後即可起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