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專家指出,美國目前在AI領域仍明顯領先,因為美國擁有3項優勢:最先進的演算模式,專業化的計算硬體設備,以及機器學習系統最需要的數據。圖/法新社
編譯趙榮琳
大部分專家指出,美國目前在AI領域仍明顯領先,因為美國擁有3項優勢:最先進的演算模式,專業化的計算硬體設備,以及機器學習系統最需要的數據。在演算模式方面,Google主管表示去年Google子公司DeepMind建立的AlphaGo圍棋系統打敗中國大陸圍棋名手柯潔,便是中國在AI領域的覺醒時刻。
一些中國人士也表認同。阿里巴巴達摩院機器情報科技主管表示,美國無疑仍擁有最頂級的人才。中國認為美國學者致力於基礎性研究,而且是重量級的數學家,這是AI訓練的核心,而中國較重視研究編碼或工程領域。
儘管美國在演算上仍然領先,但中、美間的差距正迅速縮小,尤其是中國的統計數據正迅速增加。在今年初的AI閱讀理解測驗中,新進者阿里巴巴已經緊追老牌的微軟;又如中國研究人員在年度Imagenet視覺識別大賽的表現,也令全球AI界刮目相看。
至於在數據領域,大部分專家都相信這是中國AI的優勢所在。中國的公民數據龐大,而且大膽運用,這部分是因為國家從民眾出生開始就進行嚴密的監控。另一項原因則是中國網路的普及,民眾無論是訂貨、採購、付款或網路支付,都會留下大量的數據印跡。
專家指出,法規對取得資訊的規定愈嚴格,或從頭開始就禁止業者蒐集數據,這些領域的數據便愈有價值。例如Google今年初發表的研究指出,可以運用影像辨識軟體研究視網膜血脈,來預測心臟病突發的風險。這項研究高度依賴英國生技銀行,該資料庫從2006年起便對英國的自願者進行詳細的研究。但生技銀行只有631個案例能夠符合這項研究所須的醫療條件。Google表示這些數據「對深度學習而言還嫌太少」,影響演算模式的有效性。反觀中國的醫療AI研究人員卻能夠運用超大的數據組合。
中國既有充裕的數據,在經濟上便有利用數據的機會,因此AI在中國的實用機會比任何西方國家都多。
中國企業主管大談「智慧城市」計畫,包括如何調整交通流量及紅綠燈間隔,使救護車將病患送達醫院的時間減半。此計畫還有一大優勢,就是國家與民間企業能針對龐大計畫進行密切合作,範圍涵蓋交通管理、人群控管、協尋失蹤孩童與老人、縮短醫院候診時間等,不勝枚舉,而所有大型科技業者都與政府單位共同研究,但美國卻缺乏這些廣泛性的研究。整體而言,中國科技領域目前充滿動能,尤其是在新構想與新產品方面;人們都願意嘗試新事物。
中國AI背後的經濟動能,也與國家任務密切相關。國家領導的策略,得到百度、阿里巴巴及騰訊等民間企業的積極配合。但美國政府卻很少推動國家級的計畫,幾乎完全沒有AI及機器人的發展方向。
更糟的是川普政府有意管制移民,已震撼美國科技產業。矽谷高度依賴外國人才,其中不乏印度及中國工程師。蘋果、臉書、微軟等AI領先業者的雲端運算部門都是在國外孕育。選擇來美國的留學生愈來愈少,Google已在中國設立AI研究中心,運用當地的AI人才。
不過美國在專業上的優勢不會驟然消失。例如專攻臉部辨識的上海依圖集團便反其道而行,因為美國西岸對全世界頂級工程人員仍具吸引力,「矽谷約半數的AI工程師都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