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萍的《花樣台灣.日日春》以台灣花布為創作靈感。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竹編、陶瓷、五金、神話、自然元素如何運用在當代藝術時尚設計表現?台北當代藝術館即日起至七月二十二日推出「華麗轉身──老靈魂的魅力重生」特展,可以看到藝術家結合古蹟建築的大型魚筌竹編,讓觀眾川游不息進入展館中,排灣族設計師更以象徵祖靈的百步蛇圖騰為靈感,創造出顛覆傳統具前衛特色的服裝作品,其中台灣花布也成為窗簾跟抱枕。
「華麗轉身」特展邀請十四組台灣與香港藝術家、品牌設計者、工藝師,回到藝術的原初,從古老智慧穿梭轉身進入當代華麗綻放。其中當代館廣場上的竹編裝置,為藝術家范承宗的作品《筌》,他曾至南投、高雄、伊達邵部落等不同區域學藝,專注「竹材」之於生活器物的開發與應用,他「堅持每件作品都要有機器無法取代的手工技法」,讓傳統器物中超越時間的智慧,透過創作重新被時代看見。
夫家為彰化傳統布袋戲團「彰藝園」第三代的陳宗萍,由傳統布袋戲偶復育工作中接觸到傳統花布,進一步著手開發文化創意。她以日日春為台灣花布圖案設計的原點,展出布袋戲戲台的戲圍、戲偶,擴展至居家抱枕和窗簾等生活物品的應用,「希望透過台灣花布的創作,讓傳統花布有新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