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溫莎王朝傳奇系列(5-4) 伊莉莎白二世 注入青春氣息 文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8.05.18 語音朗讀 28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1920年代,伊莉莎白王太后抱著幼童時期的伊莉莎白公主,嘴角露著一抹慈母微笑。後者後來繼承王位為伊莉莎白二世,成為史上在位最久的英國君主。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20~1930年代,西敏橋與大笨鐘。2012年,為慶祝女王登基60周年鑽禧,英國國會通過將其改名為「伊莉莎白塔」(Elizabeth Tower)。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47年,伊莉莎白公主與希臘王子 菲利普親王成婚。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1920~1930年代,倫敦動物園乘象景觀。倫敦動物園於1828年開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園,騎乘大象的活動自19世紀即有。1939年伊莉莎白和妹妹瑪格麗特公主曾造訪倫敦動物園,並享受乘象的樂趣。該年,喬治六世和皇后到北美,兩位公主則由祖母照顧。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20~1930年代,維多利亞堤岸(Victoria Embankment)。 1953年6月2日,伊莉莎白二世舉行加冕典禮,金黃色的皇家 車隊穿越維多利亞堤岸,朝西敏寺前進。英國女王加冕典禮 舉世矚目,道路兩旁有成排禁衛和圍觀民眾,場面熱鬧。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20~1930年代,皮卡迪利圓環。1953年為慶祝女王加冕, 愛神雕像曾被裝飾成一個罩住的大鳥籠。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1920~1930年代,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 )。自喬治五世以來,「聖誕致詞」一直是皇室傳統,1989 年伊莉莎白二世選擇在此地面對2000位兒童談話,這是首次 公眾在正式廣播前聽到女王的致詞。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1歲的伊莉莎白二世,在生日發表了這則具有時代性意義的演說:「我在此向你們宣誓,無論此生漫長或短暫,我都將奉獻自己的生命來為你們服務,以及為我們所有人都屬於的偉大帝國家族鞠躬盡瘁!」即位到現在,高齡92歲的女王不僅受英國人民愛戴,同時也是國家團結的象徵。 1947年,伊莉莎白與妹妹瑪格麗特(Princess Margaret)跟隨父母到南非出訪,這是一趟重要的皇家之旅。兩位公主在戰爭期間長期被保護在溫莎城堡,這是她們首次出國。年輕、活潑的公主們享受美好旅程和新奇事物,然而對她們的父親而言,卻是充滿重責大任與考驗。 戰後帝國主義瓦解,世界版圖正重新劃分,大英國協領地紛紛面臨種族分化、民族自治與主權獨立等問題。喬治六世極力維護過去的帝國榮耀,攜同皇室家族成員出訪殖民地,一方面向殖民地人民展現顯赫的母國統治榮耀,另一方面也為了維持戰後殖民地統治勢力與皇室的關係,確保英國仍能持續獲得原屬地的支持與資源。 當皇家徜徉在陽光明媚的天空下,英國正歷經嚴冬,燃料供應不足,人民開始對皇室產生抱怨,面對內憂外患,他感到疲憊、易怒,這場浩劫差點逼得心繫家鄉的喬治六世中途折返;然而,國王必須履行他的職責。 國王與公主感情十分融洽,儘管政治壓力經常使他脾氣暴躁,對外嚴肅,但他對兩位公主的成長和指導仍相當上心,漫長的旅程中,伊莉莎白跟著父親學習,歷練出成為繼任者的優秀特質,年輕的她懂得關心與照顧身旁的人,舉止間透露著皇室家教的嚴謹與親和。 伊莉莎白公主的生日演說,讓父親與皇室成員們深感欣慰,儘管這則演說在後世被揭露是由作家德莫特.莫拉(Dermot Morrah)所執筆,喬治六世的私人祕書蘭塞爾爵士(Sir Alan Lascelles)在1947年3月10日曾致信德莫特,感謝他的大作:「演講者本人告訴我,這篇文章讓她感動流淚。」這場動人演說不僅讓她的祖母瑪麗王太后落淚,也讓邱吉爾涕零。 毫無疑問地,伊莉莎白成功地將自己推向世界舞台,傳遞出信念的精髓,她的誠懇表達獲得英國人民共鳴,充分體現一位即將誕生的年輕女王風範。 溫莎王朝雖歷經戰爭淬煉而生存,但和平時代的處境絕對更加凶險。過去,皇家是英國人民心中的信仰,國王與百姓並肩共赴國難有目共睹,溫莎王朝遂在民心支持下穩定茁壯。戰後,國內百廢待興,經濟蕭條、資源分配不均,物質條件匱乏,如何在精神上砥礪士氣、君民一心,並同時維護皇室聲譽,是戰後重建時至關重要的事。 1952年,伊莉莎白在喬治六世駕崩後即位,秉承父志,接掌大英國協。她是個有條理、謹慎的人,始終秉持自己在21歲時的宣言,她為王室導入活力充沛的氣息:「大英國協家族的年輕人們啊,願意讓我在生日當天代表你們發言嗎?現在我們要成為男人與女人了,我們當要能夠承擔那些為保護我們童年而奮鬥、辛勞和承受苦難的長輩們肩上的一些負擔,這是值得讓我們欣喜的事。」 伊莉莎白的領導策略,強調傳統與創造共同福利的價值觀,跨越國族與地域,關注全體人類和社會議題。半個多世紀以來,英國在其治下迎接另一個新氣象,大英帝國雖然日暮西山,但溫莎王朝走進現代化舞台,卻又成功轉變為英國指標性的流行品牌。 (文╱張維晏;上色╱陳怡靜、張維晏、徐丹語、吳濬伊) 前一篇文章 【沒有地址的學校】 熱鬧歡送亡者 下一篇文章 【學堂鐘聲】遙遠的姊姊張愛玲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10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書藝心語】鑽石的石【寰宇采風】多元融合的諾曼王宮 【遺澤流風】 碧霞宮與岳飛信仰【近未來之形: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 青藝之光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世界文明系列:新民國南京1927-1949 (15-8)正義的裁決【時光走廊】 世界文明系列:土耳其(5-5) 豐富多彩的手繪歷史畫【時光走廊】世界文明系列:北京(4-2) 民國初年的城市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