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園、青年公園都在家附近,若不好好利用這個天然的「近水樓台」,實在太浪費這要人命的房租了!圖/啟步走共享私塾提供
文/啟步走共享私塾提供
植物園、青年公園都在家附近,若不好好利用這個天然的「近水樓台」,實在太浪費這要人命的房租了!
平時不論是溜狗或溜小孩,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園,特別是像青年公園這種有大片草地的地方。孩子除了可以在高低起伏的草地上自在地走動、奔跑,地下延伸錯縱的大榕樹根,也可以讓孩子在跑跳活動中同時練習平衡,達到很多教養專家一再強調的「感統練習」。
新手媽媽或全職媽媽,很容易在社交網絡中交到幾個「媽媽朋友」,一起面對當下的教養問題。坊間的教養理論與方法紛雜,確實需要幾個同伴商量討論,同時也發展出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養方式。而公園,就是最常見的親子聚會場所。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能玩久一點,聚會時會準備許多孩子喜歡的玩具,然而我們的經驗卻發現:沒有比大自然更吸引孩子的玩具了。
比如吹泡泡,就可以用隨手可得的蒲公英取代,看著蒲公英隨風飄散,相信比化學泡泡令家長更放心;剛開始練習拿餐具時,也可以帶著孩子在公園內撿拾果實、樹枝或落葉,如此就有上百種不同尺寸的「教具」,可以訓練孩子手指活動的穩定度,撿拾來的枝葉還可以玩堆疊遊戲,讓孩子從自然材料中發展出創造力;至於有些家長認為可以練習平衡感的滑行車,其實只要讓孩子自由地在草地上活動,就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育兒數年,比對其他父母一堂動輒上千元的感覺統合課、積木課、肢體活動課,我們光是在公園活動,就省下數萬元的教養費。而每次看著我們這群沒玩具、在公園長大的孩子,在大自然的教養下,與其他孩子一樣成長得健康、充滿活力,便更感謝這些免費教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