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好想擁有一片可以躺著看星星的草地。
台北,能見到草地的機會不多。
有一天,我要到文建會去,在教育部門口下了公車,然後安步當車的走過介壽路,打從國立中央圖書館門前經過。
圖書館前一片青蔥的草地,立刻吸引了我的視線。那時正是早晨,圖書館尚未開館,一群學生在門外的紅磚人行道上,等著大門一開,就要進去挑一個好位置讀書。此時他們跟我一樣也在欣賞著館前的翠綠草坪。
草坪在晨光中顯得溫暖而可親,寬廣平坦的草地上立著幾棵樹,顯得悠閒寧靜。在匆忙的台北街頭,這樣的草地,珍貴而稀有。
我在草地邊站了好一會兒,也有不少行人,像我一樣佇足觀賞這一片綠意。我心想,下次要經過這裡,不知是什麼時候,但是這次為一片草地而停下奔忙腳步的經驗,將長久留存在心中,成為一種甜蜜的回憶。
台北市並非完全沒有草地,公園裡仍然可見綠草如茵,還有少數的學校操場上也有綠意,最美的大概是中正紀念公園的草地了。
中正紀念公園的草地上,種了許多花和樹,從高處看一片錦繡,真是美極了。這麼美的景致提供視覺上極大的享受。每次到中正紀念公園,望著綠油油的草,真想上去躺一躺、坐一坐,但為了維持住好國民的形象,只好很有公德心的摸一摸青草,拍張照片,就算到此一遊!
想要擁有一片草地,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實在是夢想,除非住樓下有庭院的房子;可是有庭院的人家經常都加蓋或用來停車,想到要種草的似乎不多。種草,太奢侈了!但是住頂樓的住戶,屋頂不能當停車場,不能違建蓋房子,倒可以給自己一點清涼綠意,添點視覺享受,闢個屋頂花園,種花種樹,製造些庭園氣息,滿足一下回歸自然的欲望。
其實,種草也不錯的,在半空中有一片屬於自己的草地,小一點也沒關係,只要有一張榻榻米大小的草坪,可臥、可坐、可運動;大些的,可以邀好友圍坐草地上,談天、喝茶,共賞明月或觀賞星辰,不是挺愜意的嗎?
種草比種花或種樹簡單,也容易照顧。豐厚柔軟的青草地,猶如綠色地毯,孩子在上面跑跳玩耍,不會受傷,跌倒了也不疼,大人更可以放心。
自家的草地,人少,可以上去踩;公園的草地遊人多,所以踩不得,這也怪不得公園管理處要禁止,人多腳雜,踩死了青草,別人就欣賞不到了。
喜歡草地,如果住頂樓,不如自己種一塊吧!擁有一塊青青草地,在半空中,幸福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