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藍色公路

文/林一平 |2018.05.08
3072觀看次
字級
1991年,作者考察美國Indiana Bell的電信基礎建設 圖/林一平
1991年,作者考察美國Indiana Bell的電信基礎建設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我在服兵役期間,讀了一本書《藍色公路》(Blue Highways),扉頁寫著:「翻開舊版的美國公路地圖,主要道路是紅色,次要道路是藍色,現在全都變了。但在日出前和日落後的短暫片刻,古老道路依然映著天空的顏色。的確,在這既非白天也非黑夜的曖昧時分,馬路帶著一抹神祕的藍色,藍色公路的魔力達到頂點,看不見盡頭的道路呼喚著我們,召喚我們前往陌生之地,一個可能失去自我的地方(On the old highway maps of America, the main routes were red and the back roads blue......)。」

這段文字令我著迷,雖然這本書的論點並不代表美國的主流文化,卻也加深我對美國的嚮往,誓言要循藍色公路繞一圈。只可惜,這個願望到今日尚未達成。

1985年我留學美國,終於能親身體驗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何為美國立國的精神? 我觀察到美國先民的刻苦患難、積極進取、追求人權自由,令人佩服。

1990年我完成博士學位,到貝爾通信研究公司(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工作,有機會了解美國電信的基礎建設(圖一),架構宏偉、井井有條,其工程實力深不可測,我雖盡全力汲取其經驗,仍只是以管窺天,益加敬畏於美國國力的深厚。然而美國有今日的成就並非天上掉下來,而是先民流血流汗爭取到的。

1995年我經歷人生轉折,考慮放棄美國工作。當時遇到陳之藩(1925-2012),他送我一本他寫的散文集。翻到《旅美小簡》中一篇他於1955年寫的文章:文天祥有句話我讀後不能忘的:「父母之病,縱不可醫,亦無不用藥之理。」我們這個國家,但願他還未到不可醫的程度,我們要尋求救國的方法。

陳之藩告訴我:「我因此由台灣來到美國(尋求救國的方法)。我希望你因此由美國回到台灣。」於是我回台灣教書。然而台灣的教育,似乎逐漸朝向功利的路子邁進,令我憂心,正直及誠實的價值觀似乎被忽視。美國教育之父霍瑞斯.曼(Horace Mann;1796-1859;圖三)曾說:「科學真理固然了不起,但道德真理才是神聖;任何人呼吸到道德的空氣,在它的光芒下行走,將會發現失落的天堂。」

2013-2015年間我任職科技部政務次長,縱觀台灣的氛圍,滿足於小確幸,不問自己能為國家做什麼,只問國家能為我做什麼,格局不大,相當消極。我們應該看看人生的積極面,好好振作。2016年的農曆小年夜,台南發生大地震,我兩度來到科技部轄下的台南科學園區,了解損害狀況。園區管理局局長林威呈暨相關人員犧牲春節假期,堅守崗位,處理得宜,將損害降到最低。經歷巨災,對於台灣如何積極地再站起來,我更有感觸。《藍色公路》的作者特羅格登(William Least Heat-Moon or Trogdon)說:「人們不會以你的過去來看低你。人生的道路(是向前看的),不必考慮昨天。」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句子。未來的不可知,正是我們的機會,讓我們正直誠實地向前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