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查.費曼(美國理論物理學家)
1918年出生的理查.費曼,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雖於1988年因癌症走入歷史,但他的著作至今仍廣泛流傳,堪稱20世紀最傑出、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今年5月11日是這位怪才科學家的百歲冥誕,本文摘錄費曼對於科學家及所謂專家的看法,時隔幾十年,每一句讀來都值得我們深深思考。
1
當大家說夸克理論很不錯時,我找了兩位博士——瑞夫道(Finn Ravndal)及奇斯林格(Mark Kislinger),跟我一起檢查所有的理論,以及它給的結果能跟實驗結果吻合和它確實是個重要的好理論。我再也沒有犯相信專家意見的毛病了。
2
50年代初期,我曾經短暫的害過一種中年人的通病:我到處做關於科學哲學的演講,像是科學如何滿足人類的好奇心、如何提供你新的世界觀、賦予人類很多機會及力量等等。可是問題是,看看那時剛出爐不久的原子彈,大家就應該想想,讓人類具備這麼多的力量,到底是件好事還是壞事?
3
得到一筆獎金很不錯,我才能買下海邊的一棟房子,但是,整體來說,我覺得如果沒得到諾貝爾獎會更好,因為得獎以後,再沒有人會在公開場合率直待你了。
4
只懂得抄襲的人,永遠沒有勇氣弄些跟人家不一樣的東西。如果你找到一些真正的新事物,它一定有些與眾不同之處。
5
很多人常常覺得我是個騙子,但事實上我都很誠實,只不過,我常常誠實沒有人相信而已!
6
一般民眾單靠「普通常識」,恐怕會被這些假科學嚇倒。假如有位老師想到一些如何教她小孩閱讀的好方法,教育系統卻會迫使她改用別的方法——她甚至會受到教育系統的欺騙,以為自己的方法不是好方法。又例如一些壞孩子的父母,在管教孩子之後,終身無法擺脫罪惡感,只因為專家說:「這樣管小孩是不對的。」
7
(科學家)第一條守則,是不能欺騙自己——而你卻是最容易被自己騙倒的人,因此必須格外小心。當你能做到不騙自己之後,你很容易也能做到不欺騙其他科學家的地步……我誠心相信,當你以科學家的身分講話時,千萬不要欺騙普羅大眾。
8
一旦你下定決心要測試一個定理,或者說明某些觀念,那麼,無論結果偏向哪一方,你都應該把結果發表出來……我認為,在提供意見給政府時,也需要同樣的態度。
(本文摘自《別鬧了,費曼先生—科學頑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