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人 5  企業主管馬胥:那年我失業了人生卻開始步上正軌

楊慧莉 |2018.05.05
2309觀看次
字級

現代職場人為了保住飯碗,甚至升遷,往往整天埋首於工作,無暇顧及生活的其他面向。
於是,如何維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成為許多人希冀卻無法企及的目標。多年前,企業主管馬胥也遭此困境。四十歲那年,他終於有機會顧及家庭生活了,但他同時也失業了……

文/楊慧莉 

四十不惑
中年失業 焉知非福


奈傑爾.馬胥(Nigel Marsh)來自英國,在品牌和市場行銷行業馳騁多年,服務過麥當勞、佳能、百事可樂、高潔、維珍集團等知名大公司。在投入工作二十年後,他發現責任與時俱增,賺錢的能力也在增長中。於是,他換了工作、公司、甚至國家,搬到澳洲雪梨拓展自己的事業。

此間,馬胥的腦中始終有個聲音日趨明顯,說著「這就是你的人生了嗎?你在虛擲人生啊!」接著,他發現自己在澳洲失業了。當初,他接受一家高級廣告公司的聘任,負責澳洲業務,但沒想到才舉家搬往澳洲一年後公司就倒閉了。

當時,他年近四十,才剛讀完澳洲知名家庭問題專家比達爾夫(Steve Biddulph)的《男子氣概》(Manhood),深受此書啟發。書中大意是說,多數男人沒有像樣的人生,卻假裝有。現實生活中,他們孤獨而膽怯,痛苦而被迫競爭。他們走不出悲劇的原因之一是,受工作奴役,讓工作「絆」著自己,直到退休。許多男人的下場一如比達爾夫於書中所言:「婚姻失敗,小孩唾棄,在壓力中死去,也同時毀了世界。」

轉念面對失業

比達爾夫在書中也建議每個男人該在四十歲時休假一年。面對突然失業,馬胥覺得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倒不如就趁機好好思索人生的新方向。

此刻的他結婚十年,育有四個稚子,兩個最小雙胞胎女兒才三歲。時間被工作占據大半的他,常在孩子起床前就離家上班,他們就寢後才回到家,有時累到索性先待在車上聽個音樂放鬆一下再進門。

「休假一年或許對我和家人而言都有其必要。」他想,於是約妻子外出吃飯商量此事。一開始,他說:我想休假一年。妻不解的說:「要做啥?」他表示:「不知道,想好好認識自己的孩子吧!」妻又問:「那靠什麼維生?」

「減少不必要的開銷,先是搬到小一點的房子,賣掉速霸陸汽車,辭退保母。」他回說。

「那一年後?」妻子追問。

「我們可能就走投無路了。所有的積蓄都花光,我也被人遺忘了,一年沒在工作的四十歲廣告業主管,失業中……」

「所以這表示我將有兩個丈夫,一半的收入,年底我們兩個都去大賣場工作了?」

「基本上是這樣,沒錯!」

妻子想了一下,然後說:「如果讓你如願,你以後可不可以別那麼討人厭?」

兩人終於達成共識,展開新生!

好爸爸漸入佳境

回歸家庭當個好爸爸,馬胥一開始覺得手忙腳亂。他發現很多看似簡單的事他都做不來,像是幫女兒穿衣服,不知道她們該穿些什麼以及衣服放在哪兒。

幾周後,他感到筋疲力盡,跟工作上的累又不太一樣。「工作壓力會激勵我,沒完沒了的家事一點一滴的消磨我的精力,讓人累垮。要擠出一點個人空間都很困難。」

然而,隨著時間流轉,馬胥漸漸遠離職場工作日復一日的綑綁,開始享受家庭生活的樂趣。他不再對家事反感,且慢慢感到得心應手;不僅如此,他已能從簡單的事中獲得喜悅之情,像是兒子哈利一早站在他旁邊學他刮鬍子,雙胞胎女兒跟著他做仰臥起坐,與兒子艾利克斯看美國卡通《辛普森家庭》時被兒子說他像劇中的爸爸「荷馬」。

馬胥深感自己和家人都在改變中。女兒在他的本子上亂畫,他不生氣;哈利半夜爬出自己的雙層床,摸黑跑來睡在他們床腳,他耐著性子問兒子何以如此,兒子回說:「爸爸,因為我不喜歡長方形。」

除了漸漸喜愛家居生活,馬胥也開始找回自己的身形。藉由戒掉過去應酬時常有的豪飲,以及養成固定游泳和跑步的習慣,他終於重拾十九歲前的理想體重。

馬胥用了約九個月的時間成為家居好男人,但好景不長,「災難」發生了……有人提供他工作機會。

上工後故態復萌

儘管喜歡新的改變,但馬胥深知還是得出門養家餬口了,只是他不禁懷疑,自己是否還能保有當下的改變和他日益看重的生活態度。帶著惶惑,他重回職場。

沒多久,馬胥就把工作帶回家,又開始對孩子咆哮了。回到職場的第二周某個清晨,他在妻子醒來前就把四個孩子都弄哭了,讓他不禁自嘲:「這項本事也太詭異了吧?我明明就想讓自己改頭換面,改善親子關係的啊!」

當下,馬胥也漸漸能體會職業婦女長期以來面對家庭和工作的困境。維持家庭和工作的平衡的課題似乎不曾延燒到男性工作者,但男人只是表面的置身事外。畢竟,誰不想兼顧生活的各種面向?

不過,持平而論,馬胥以為光是兼顧家庭和工作的主張,其本身就很傷感情,因為以他個人而論,他必須承認:照顧四個稚子的成就感可能永遠都比不上開會時的表現;有時丟下家事去出個差,感覺還真不錯;個人的身分地位主要來自工作角色;還有,爭強好勝讓人備嘗甜頭,讓人寧可犧牲個人生活,以取得商場上的勝利。

覺察四事
人生更平衡的契機


有了平衡生活的自覺後,馬胥沒打算在二度就業後重回老巢,過著顧此失彼的人生。他花了七年時間嘗試、學習和書寫如何維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期間獲致四項觀察,讓他在面對平衡一事時更切實際:

觀察1

如果社會想解決此議題,就該認真以對,而非只是討論彈性上班,或周五穿便服、父親可請待產假等模糊焦點的問題上。社會應該承認並正視此現實:成千上萬的上班族每天過著令人沮喪的生活,他們長時待在一個討厭的工作上,只為了可以買他們並不真正需要的東西,讓他們所不喜歡的人印象深刻。

觀察2

別巴望政府和公司行號幫你解決問題。想要擁有什麼樣的人生,操之在己。如果不想安排自己的人生,會有別人代勞,但你可能不會喜歡他們的平衡觀點。別把自己的人生品質放在商業機構的手裡,這點尤其重要。他們是人類靈魂的屠宰場,任何一家公司都一樣。商業機構的基本設計就是要榨乾你,這是他們的本質,在他們的DNA裡,即使是立意良善的公司也一樣。他們可能體貼的在職場環境中增設嬰兒照顧室,但這是夢魘的開始,代表你成天都要待在血汗工廠。因此,我們必須為自己想要的人生設立和執行界線。

觀察3

我們必須慎思所賴以判斷平衡的時間架構。美好一天的樣貌(馬胥休假一年後回職場前的構想)可能像這樣:睡到自然醒,起床後先跟老婆親親,接著出門遛狗,與妻兒共進早餐,再跟老婆親親;上班路上順便接送孩子上學,上班三小時,午餐時間跟朋友打個球,下午再上班三小時,下班後與朋友約在酒吧喝個小酒,開車回家與家人共進晚餐,之後打坐半小時,與老婆親親,遛狗,再與老婆親親,上床。

當然,這樣的一天太理想化,要在二十四小時內完成所有事,並不可行。因此,有必要將時間延長,但也千萬別因此而落入「一切都等退休後再說」的陷阱,因為屆時孩子可能已離巢、老婆不要你了、健康也失去了、朋友失聯、沒有任何興趣嗜好。畢竟,一天太短,退休後的日子又太長;一定要採取中庸之道。

觀察4

我們需要用更平衡的方式取得平衡。有個朋友分享,自己每天上班十小時,通勤兩小時,所有的關係都斷了,人生裡除了工作已一無所有,後來決定上健身房,讓自己有所不同。但這樣做充其量只是讓自己成為苗條的勞工。所謂更平衡的人生應是觸及心智、情緒、心靈等面向,而不只是每天做五十個仰臥起坐就好。

馬胥的四項覺察並非直指困境解決之道,但他卻因此有了不同的視角。他深知人生不易,只能盡力,卻無法盡善盡美;不管選擇為何,多數人都在奮鬥中度過一生。認知到這點,讓他覺得自在而解脫。

調整心態
小小改變 大大不同


而今,馬胥不再奢求所謂的完美人生,但會為每個蘊藏在生活細節裡的小小勝利而稱許、肯定自己。會有這樣的轉變要拜幾年前的一樁小事之賜。

有天傍晚,老婆打電話給他,要他下班時順便去接小兒子放學,因為她當時跟另外三個孩子在某處。於是,他提早一小時下班去接孩子,然後父子倆到附近公園盪鞦韆,爾後再到餐廳享用披薩,然後一起走路回家。接著,馬胥幫兒子洗澡,幫他穿上蝙蝠俠裝扮的睡衣褲,念故事書給兒子聽;送他上床後,把他摟進懷裡親吻額頭道晚安。正當他要走出兒子房間時,兒子叫住父親說:「爸爸,今天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他感動莫名,自覺什麼都沒做,既沒帶兒子去迪士尼樂園,也沒買遊戲機給他。

感恩惜福迎未來

此後,每當孩子說了或做了什麼令人激賞的事,馬胥就慶幸自己在場聽見或看見了。他也珍惜每個能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機會,並心存感恩,辦不到時他也學會放下,不再扼腕。

馬胥認為,維持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關鍵在於,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其實很重要;只要在正確的地方做些小小投資,就能大大提升家人關係,改善人生,甚至進一步改造社會,因為當很多人都這樣做時,就能改寫社會對成功的定義,不再單調的以一輩子賺取多少錢財來界定,而會著重在一個美好人生該有的面貌。

身為企業主管、父親和丈夫,馬胥知道自己可能還是缺點一堆,但休生養息的那年開啟他「心」的人生旅程,讓他變得更清醒、更有型(尚未練到六塊肌)、與孩子的關係更緊密。重回職場,讓他難免有些掙扎,但他很快樂,開心於他曾放自己一年假,讓他得以更有信心面對未來,繼續在人生旅途中奮鬥和擁抱一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