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街走巷不外兩種企圖,一為購物,另則探奇。然而話說回來,現在隨時能截圖剽影的時代,什麼都可於瞬秒間在掌心手機內被偵視到,神祕蕩然無存,無奇可獵,無味深索。圖/周靜芝
文/周靜芝
穿街走巷不外兩種企圖,一為購物,另則探奇。然而話說回來,現在隨時能截圖剽影的時代,什麼都可於瞬秒間在掌心手機內被偵視到,神祕蕩然無存,無奇可獵,無味深索。奇妙的是:什麼也都能在人們的心中轉化成奇遇。
我們在自家區域逛街大抵是為了購物,平日生活忙碌,時間緊湊,習慣了做事要按照計畫、完成某種目的,忘了意外,忘了自己。
還好旅遊時記得把「慣俗臉」留在家裡,換一襲清新外出。忘了日子似乎就找到了自己;別想工作、付賬、清掃、煮飯……在異地雖仍過日子,可鬆馳的時空感,某些的距離美,人便因回到純粹賞玩的境地裡而更接近自己。
年初遊訪澳洲雪梨,一家三口閒逛市街,「不意」遇見兩棟樓牆間的一條巷弄上面,吊掛了許多沒有鳥的鳥籠。鳥籠形款不一,有方有圓,瘦胖大小有別,一下子吸引了我們全家視線,兒子跑去籠下扯直了身子,雙臂一字線伸開,抬頭仰天長嘯。
為什麼鳥籠沒鳥?是裝置藝術嗎?可為何是置放在無人行經的短巷上?為何這起形象特別觸動兒子?
放走了鳥的鳥籠是大度的,它們曾經是鳥兒們的家,是保護者,同時亦是拘禁者。如今巷道上的天空何其廣闊,鎖籠焉能留住鳥兒們的心嚮往之?
鳥籠兀自安靜駐守在無人小弄裡,是清寂的,同時亦自成一道嫻麗的景色──「眾鳥飛盡獨喧妍」。也許兒子看到的是蔚為奇觀的「占盡風情向小巷」;而我,不覺遙想當年的群喙爭鳴。
先生攝下兒子兩臂長伸之間寬壯的胸肌。先生總不多話,在鳥籠巷邊也洩露出一位父親心間的祕密。
小巷弄
5-6月主題徵文
轉進巷弄裡,常有意外的驚喜。封藏時代記憶的老樹、老屋;隱藏花香咖啡香的花坊、咖啡館;風格獨特的書店、手作店,還有那點點陽光灑在古老窗櫺上……巷弄裡有另一章,寫下您貓步巷弄中的美好時光!來稿六百字內,如附照片以二幀為限,請寄副刊信箱:mtnart7@merit-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