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統計處與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所發布的台灣居民生命表與生命統計資料,我國零歲平均餘命為八十歲;其中男性七十六點八一歲,女性八十三點四二歲,均較前一年減少零點二歲,男女兩性之平均餘命差距由十年前之六點五五歲拉大至六點六一歲。
編算生命表之目的在於明瞭國民之平均餘命水準,編算之方式係透過其一定時期人口之出生與死亡資料,予以分別歸類計算其性別、年齡別之死亡機率、生存機率及平均餘命,用以表示人民之生命消長情形。
目前世界各國對生命表均極為重視,各國際組織莫不將其列為評量其人民之健康情形、人口資源、開發程度、發展潛力、社會福祉、生產力和競爭力等依據。我政府亦將之作為制定人口政策、人力規畫、衛生保健、醫療保險等主要參考資料。
從生命表可以看出在二○一六年出生的嬰兒,男性有百分之八十點九;女性有百分之九十一點六二,能活過六十五歲。有一半(百分之五十點六)的男性能活過八十歲,超過一半(百分之五十四點八六)的女性能活過八十五歲。六十五歲的男性平均還能活十八點四一年,女性可再活二十一點五一年。
從兩性的平均餘命觀察,平均餘命在二○○七、二○○九、二○一二各年縮減,其餘年度兩性差距都擴大。推究其原因均以氣候異常為主要原因,學術界推測今後由於極端氣候,地域型氣候變遷,空氣汙染、霧霾及有害物質擴散,都會導致死亡率之上升;環境、經濟、衛生福利部門應特予注意。
據國際非政府組織人口資料局所發表的二○一七世界人口資料,我國零歲人口與各國比較,男性較世界平均多七歲,較美國多一歲,較德國、芬蘭少一歲,較加拿大、英國、法國、南韓少二歲,較荷蘭少三歲,較義大利、挪威、瑞典、日本、新加坡少四歲。
女性較世界平均多九歲,較加拿大、荷蘭、挪威、瑞典少一歲,較法、德、義、新加坡、南韓少二歲,較日本少四歲。可見我國人民之平均餘命雖已延長,但較之衛生先進諸邦,仍有努力的空間。
從死因別死亡率來看,有些死亡原因是可以避免或降低的,像機器車事故、工業安全事故、食品中毒、自殺與他殺,應可透過法律規定修改、教育、安全檢查強化、心理輔導。有些是可以透過預防降低的,傳染病、流感。有些可以先期檢查及早發現治療的如婦女各種癌症。
同一張生命表,原住民的平均餘年為七十一點九二歲,其中男性為六十七點四八歲,女性為七十六點四三歲;與以往相較雖然延長。但與全體國民相較少八點○八歲,其中男性少九點三三歲,女性少六點九九歲。若以其身分看山地原住民與全體國民相較少九點八六歲,其中男性少十一點五七歲,女性少八點四六歲,可見對原住民,尤其山地原住民的健康狀況,應特予關注。
從生命表來看,壽命延長是我們了不起的成就,但老年生活品質不佳,只是長壽並無意義。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我國人民生命的最後階段,男性平均有七年,女性平均有九年是生活品質不良的。如何促進老年健康改善其生活品質,請政府、企業、民間組織,和每個人自己多盡些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