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兩大陣營都有台北市長參選人主張廢掉松山機場,把現有民航班次起降活動移往桃園國際機場,原地改建為森林公園或住宅區。盱衡台灣與台北市現況,廢掉松山機場的政見主張迂闊不說,且與台北市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空中交通需求現況脫節,流於狹隘本位主義。
以目前還在擴建第三航站大廈的桃園國際機場吞吐量來看,根本無法消化自松山機場移至此地的民航班機空中交通流量,況且桃園機場一旦遇到天候不佳及濃霧之際,所有原定在桃園機場降落的民航班機都必須轉降其他機場,國內外旅客必須大費周章從台中清泉崗甚至高雄小港轉機,甚至搭車至台北市,殊屬不便。
倡言廢除松山機場的台北市長參選人,顯然未曾考慮到離島或偏遠地區居民,來往台北的空中交通問題。松山機場的存在還有一個重要價值,就是便於花蓮、台東等偏遠縣與澎湖、金門、馬祖等外島居民,利用空中緊急醫療後送服務,緊急搭機送往台北各大醫院救治。
台灣地狹人稠,在北台灣尋找一處面積廣大且格局完整方正、氣候穩定能見度佳的土地興建國際級民航機場,以現在來說,從政治可行性或財政可行性看,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若蓋在台北港或海上,等於叫所有班機及跑道,承受長期帶鹽分海風侵蝕的風險,且又得花費多少時間耗資多少錢呢?後續的機場周邊硬體建築等周邊公共設施的維護保養費用,更是所費不貲。
松山機場空中交通流量可觀,我們才應該額手稱慶,若松山機場民航班機起降稀稀落落,那就真表示台北市乃至台灣的經濟景況一蹶不振,無可救藥,糟到可廢除松機改作他用。
目前全球擁有兩個機場以上的都會區有八十個。松山機場分工處理國內外民航班機起降的空中交通流量機能,滿足民眾需求,或作為天候不佳或發生飛安事故關閉時的軍民用航空器備降場,是為正常現象。關閉松山機場將土地移作他用,是不切實際政見主張。
文進勇(台北市╲航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