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為在國道搏命執法的警察請命

文╱葉毓蘭(亞洲警察學會祕書長) |2018.04.06
1323觀看次
字級

文╱葉毓蘭(亞洲警察學會祕書長)

上周很多人都從電視新聞看到國道公路警察局三名員警,在中山高北向四十六點六公里林口路段,執行故障車排除的協助疏導警戒勤務時,後方一輛聯結車疑似因未注意車前動態,煞車不及,導致後方貨櫃往前擠壓,差點迎頭撞上執勤員警,還好員警均面向來車且反應靈敏,見聯結車失控,迅速往前及路肩逃開,逃過一劫。

這段影片在網路上瘋傳,很多人都猛然想起去年八月另一名國道警察的同仁陳啟瑞並沒有他們幸運,聯結車駕駛因疲勞駕駛突然偏移車道,直接撞擊路肩的戒護警車,短短兩秒鐘,陳啟瑞就因公殉職了。

國道警察因公殉職及傷亡人數,為全國警察之冠。國道歷年因公執勤死亡的員警,遠超過六都,為台北市警局的三點二九倍、新北市的二點二九倍、台中市的二點六三倍、桃園市的一點七四倍、台南市的二點二二倍、高雄市警局的二倍,但是他們沒有六都的繁重加給。

國道執勤危險性也遠比刑事、特勤單位高,根據二○○六年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研究,當行車速度增加百分之五時,將增加所有傷亡事故件數近百分之十,並增加死亡事故件數百分之二十,並隨之遞增。可知高速公路行車速度動輒達時速一百公里以上,形容國道警察幾乎都在槍林彈雨中執勤,並不為過,但是國道警察並沒有像刑事或鑑識一樣的專業加給。

這幾年來,政府預算年年下調統刪,國道警察弟兄的苦日子日甚一日,前幾年曾經因為油電雙漲,各大隊壓縮水電使用時間,每天冷氣只能夠限時開放 ,雖然也有員警提出自己負擔電費的建議,但礙於公費電表無法分割,只能讓大家揮汗上班。今年從四月一日開始,電價又上漲,冷氣限時開放的窘境,恐怕又要重現。

這個問題的嚴重,不是警察同仁的共體時艱就可以輕輕放過。因為這樣的工作環境,已經嚴重侵害員警的人權,甚至也危及員警的執勤安全,而國道公路警察局的同仁,他們的工作是不分晝夜,二十四小時輪班在高速公路駕駛警車巡邏、或在國道上進行路檢、盤查、處理意外、追逐,不是在自己高速行駛的狀態,就是要面對眾多車輛高速從身邊駛過,國道員警的執勤風險,遠高於任何一類的警察,都需要全神貫注。

而因為水電經費的短編或被民代惡意刪減,讓國道的警察同仁在一個無法安坐、入睡的環境中備勤或休息,都是既不人道也違反勞動人權的,因為沒有充分休息的警察,在關鍵時刻就無法精準的做判斷,對他們的執勤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而間接影響到交通執法的成效,受害的也是社會大眾的交通安全。

除了應該針對國道警察的勤務特性,核發合理的危險加給與充裕的油電、維修經費外,國道警察的高殉職率,也與他們在處理事故時,缺乏合格的安全防護裝備有關。例如:在高速公路上應當將執勤點設在收費站或者服務區、停車區,並在至少兩公里處開始擺放流明度較高的發光或者反光的警告標誌、警示燈,間隔設置減速提示標牌、反光錐筒等安全防護設備等,目前這些配備付諸闕如。

在高速公路上執勤的警察,都是在搏命執法,現在連最起碼的辦公與備勤環境都沒有,警政署固然責無旁貸,但是主管交通安全的交通部、行政院,對得起這群冒著生命危險在國道與公路上執法,努力降低車禍死傷人數的國道警察嗎?

當警察機關被迫與其他行政機關一起節能減碳,水電、維修、保險費已被縮減到無以為繼的額度時,難道不應把鉅額交通罰款的收入,撥一些作為改善交通警察的安全應勤裝備與合宜的辦公備勤環境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