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月底公告大學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後,通過篩選的高三學生,隨即馬不停蹄的開始準備備審資料。
聽到兩個高三學生的對話,其中一位考生說他通過了四所學校的第一階段篩選,他開始算要花多少錢,報名費要花一千元,住宿費要二千元,如果爸媽不陪同的話,他個人往來的交通費也要花上二千元,算算四所學校就要花二萬元左右。
學生算的只是金錢上的支出而已,如果再加上備審資料所花費的時間和精神,那就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這是無可厚非,想要提早當大學生,總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相信這些考生應該也會歡喜做,甘願受吧!
幾乎每個學校和考生,為了第二階段的甄試都卯足了勁,但因為第ㄧ階段是客觀分數的比序,可以通過就通過。但第二階段的甄選,就是備審資料的審查,還有面試。
誠然每個教授皆有其個人的好惡,但無論如何,大學端的甄選委員們,都應該給每個考生一個公平競爭的舞台,因為每個孩子在準備的過程中,都是竭心盡力,他們也都花了大筆的金錢和時間。
接輿(高雄市/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