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能發展為神聖的事業,乃是諸多因素結合產生的結果,首先是富於宏大勇毅精神的創意者,憑其個人魅力、人格與組織能力,必不可少,將構成要素組織起來。如資金、技術、設備、人才、市場情況、競爭對手、讀者目標群體及偏好、人才、社會政治與情勢等。
前述的各項要素在構成報企業體上,每一要素必不可少,都有不可或缺的貢獻。報紙不論平面紙本還是電子版,就是報業經營所生產的產品。業者所提供產品價值應高於其所投入的房屋、機器設備、紙張原料、人力的時間及知識、創意與勇氣等。這些要素結合,產生出任何個別要素不可能產生的效用。
報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可分三方面。一為產品,也即報紙本身的貢獻,如讀者每日所看到的平面紙版、電子聲光版。二為組織活動,為報業透過媒介所舉辦的各種活動,如學習活動、社會教育、學校活動、假期活動、旅行參訪、演講討論,倡議各種公益活動等。三為企業體貢獻,如組織、人力運用、財務運籌,法律事務,企業體本身的運作方式與顯示的風格也是一種貢獻。
單從基本產品,也就是讀者閱讀的報紙來看,其貢獻也是多方面的,約略敘述如下。一是告知功能,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尤其是與我們生活有關的大事。像重要的戰爭爆發、政變、國家聯盟成立,兩國間的和平條約作廢,巨大災難發生。這些事都是影響我們生活的。
二是有一些事情,其發生是平靜的,不像戰爭那樣出現立即的效果。像是新型傳染病,由非洲大陸蔓延而來,境管機構宣布禁止外籍移工入境,將於某日起實施幣制改革,連接大洋間的海峽開通,發現足以替代石油的新物質可以廉價十足供應。
三是提供方便日常生活的參考,如最常用的天氣預報,提醒我們出門先想想要不要帶傘;因為有陳抗團體活動,某廣場不能進入;某道路已封閉公車改道;報導衛生紙將漲價的消費,雖引起官民都緊張,至少可以早做準備,避免明天沒紙可用。
四是可以減少我們遭遇危險的機會,在這個世界上,既使在平時,也是「出門固然有危險,在家也不一定安全」。
常有報導飛行物從天上掉下來穿破屋頂;坐在門口納涼,遭失控汽車撞死;赤腳走路,踩到致命的病菌。甚至有些最後會導致極大罪惡的理論學說,如使納粹壯大的「進化人文主義」和倡導仿「白色男人至上主義的日本軍國主義」,晚近國內類似訊息亦常見,報紙切不可以火上加油,要冷靜分析,勿蹈其覆轍。
五是教育功能,從其報導評論可以得到知識,尤其技術更新的知識;拓展我們學習的領域,可以得到我們本行以外的知識;提供我們文學、藝術方面的美感和新知,豐富我們枯燥單調的日常日子。如告訴我們有什麼新書出版、舞台表演、音樂會、賽會舉行,讓我們除了上班工作以外,還可以參加文化的饗宴。
記得每天要看報紙,告訴朋友不要忘記看報紙;也期望報紙給我們有益的訊息,豐富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