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友善旅遊 陳玲芳 |2018.03.31 語音朗讀 20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長輩出遊「高跟鞋教堂」。 圖/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 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右三)盼政府祭出獎勵措施,提升失智友善旅遊服務。 圖/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 失智症家屬開心出遊。為避免失智者走失,全團宜著鮮豔服飾,以利辨識。 圖/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七年來,我們家屬自己辦理旅遊活動已有八次,從半天、一天行程,到去年成功辦理兩天行程,大家都從過程中學到很多。」資深家屬方美珠表示,出遊前應找可靠、友善的旅行社一同規畫行程,選擇友善的領隊、導遊及司機,確認他們了解也接受失智者家庭的需求;她強調,安排行程要有彈性,不可催促長輩,否則容易引發衝突。 由於失智者容易走失,因此團員應穿著同一色系或相同制服,或色彩鮮豔的衣服以方便辨識,也要記得戴愛心手鍊、愛心布標、衛星定位器,以及出發前幫長者拍照等,以降低走失風險。出遊當天,還要注意長輩的身心狀況,若有不適切勿勉強,應以安全至上。 方美珠認為,兩日的行程應避免太晚抵達飯店,除了降低「日落症候群」的發生,也可讓長者多些休息的時間。房間應盡量安排在同一樓層,方便相互照應;安排住在有電梯、有無障礙設施的飯店,可避免行動不便者上下樓梯的困難;夜晚應留廁所燈作為照明,防止長者在不熟悉的環境中跌倒。 許多家屬都表示,個人旅遊很擔心發生狀況,但與失智家庭一同團體出遊可以相互照應,自己才敢出遊。家屬們對出遊反應熱烈,「每一次的出遊都可說是一次喘息,讓照顧家屬與失智家人共同創造美麗回憶。」雖然失智者可能過幾天就忘記了,但開心的情緒與氛圍,可以延續很久很久。 關於失智者出團旅遊,與協會合作多次的旅行業代表陳美圓表示,領隊、司機若具有同理心和愛心,就不會出現「歧視」的問題;陪伴出遊的家屬義工如果很用心,帶團的領隊也會感到安心。她強調,「讓每一位出遊的客人玩得盡興,是最開心的事。」 鬆綁法規 提升旅遊體驗 陳美圓說,雖然剛開始對於失智症者並不了解,都戰戰兢兢的與家屬詳細討論,設想許多可能出現的狀況,但經過多次經驗後,深刻了解失智者與一般高齡者並無太大差異,只要做好「預防走失」的措施以及事先規畫「無障礙」行程,依然可以快樂出門、平安返家。 她分享道,早在二○○六年即為滿足身心障礙團體的旅遊需求,投資遊覽車裝設升降機,但卻被當時的監理部門強制拆除;如今時空背景改變,高齡化的台灣,更需要鬆綁相關法規,好讓高齡者、身障團體,也能享有跟一般人一樣的旅遊體驗。 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表示,有了良好的社會參與,便有機會讓失智長者延緩退化,也讓長時間處於照顧情境的家屬獲得放鬆紓壓,但現階段遊覽車的無障礙設施,仍有待努力,如上下遊覽車的不便,讓許多中重度失智者,無法參與出遊;其次,無障礙廁所常設置在男廁或女廁中,建議應獨立設置友善廁所。 賴德仁建議,政府可祭出獎勵措施,鼓勵觀光業者與遊覽車業者提供更完善的「失智友善旅遊服務」,不僅可藉此滿足高齡者及失智者家庭社會參與之需求,同時也促進平日旅遊的觀光經濟產能。 陪伴失智者 旅遊須知 一、找可靠且友善的旅行社。領隊、導遊、司機們不僅友善(不歧視),且接受也了解失智者家庭之需求,能相互配合溝通。 二、行程安排要有彈性 (切忌趕行程)。盡量選擇具無障礙環境設施的地點。若過夜,最好天黑前抵達飯店,以減少「日落症候群」的困擾。 三、出遊時照顧者必須相互協助、提醒。如十人一組,同桌同車次方便相互照應。上下遊覽車時需要彼此攙扶協助。 四、上車或集合時組長務必點名,以確認是否到齊。遊覽車外觀需有清楚標示,以免上錯車。 五、穿著制服或統一顏色,或穿著鮮豔衣服,以減少脫隊機會。準備愛心手鍊、愛的布標、GPS衛星定位器,以及出發前幫長者拍照等,以降低走失風險。也讓每一景點門口的工作人員了解失智者狀況,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六、出遊當天視失智者身心狀況,決定是否出席,絕不勉強、安全至上。 七、安排有電梯、無障礙設施的飯店,可避免行動不便者上下樓梯的困難;夜晚應留廁所燈作為照明,以防長者在不熟悉的環境中跌倒。 八、讓長者先睡,避免照顧者睡著後長輩自行外出。另外,也讓旅館服務台了解失智者之狀況,並請其協助留意。 九、台鐵車廂盡可能安排同車廂或鄰近車廂,方便照應及站務人員協助,也不影響一般民眾使用權益 。 共創美麗回憶 「每一次出遊都是一次喘息,讓照顧家屬與失智家人共同創造美麗回憶。」台灣失智症協會日前舉辦「瑞智互助家庭」7周年記者會,家屬於會中分享陪伴失智者出遊的經驗,協會也呼籲政府獎勵失智友善旅遊,改善遊覽車無障礙設施,推廣失智友善旅館等。賴德仁理事長表示,失智友善旅遊可減緩長者退化,並紓解照顧者壓力,降低憂鬱情緒。 前一篇文章 【醫病貴人(三)】東明相 重拾畫筆 帶傷口往前走 下一篇文章 四大拉筋伸展操 揮別硬邦邦肩頸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用敬畏之心 擺脫存在性焦慮 作者其他文章【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植物性飲食可護腦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穀雨養生宜顧脾胃 定時走動促進代謝延緩老化從飲食做起 多吃豆類蔬菜全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