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救護 搏命的服務

 |2018.03.01
1977觀看次
字級
離島交通受限,急重症患者得仰賴空中轉診。圖為海鷗救護直升機演練空中救援演練。 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四年前在部立澎湖醫院服醫療替代役的傅宥傑,當護理人員不願意上空中救護直升機時,具醫師資格的他臨時被「拗」上機,一年多跟飛十多趟。每趟飛行前,院方都請傅宥傑簽下如同生死狀的切結書,家人對他上機一事感到佩服,實際上他至今不敢告訴家人,他是簽了生死狀賣命服務。

「我的替代役生活是搏命演出。」傅宥傑說,很多人提到替代役都認為是「打雜小弟」,當年他自己也這麼認為,一直到某天,他一如往常遞送公文,看見院內的人正在忙進忙出,原來是澎湖有位患者,必須送到台灣治療。

突然有人問他:「願不願意隨機飛行?」細問才知,院內沒有人願意上飛機,見他具備醫師資格,希望他能幫忙,若是他不願意,病患就無法後送。傅宥傑心想「離島病人好可憐」,心中一股熱血萌生,依照規定簽下「出事自行負責 」的切結書後,就上飛機了,上了飛機心裡才開始覺得,「好像怪怪的」。

原以為這份差事,可以仰賴過去所學的醫學知識,沒想到機體一離地,病人的生理反應跟平地全都不一樣。這名敗血性休克合併肝膿瘍的患者,在沒有經過加壓的機體,起飛後,血壓、血氧出現大幅度變化。

傅宥傑記得,起飛前血壓原本是一百四十毫米汞柱,起飛後卻因氣壓、溫度,血壓、血氧低到完全量不到,連儀器都無法顯示,嚇得他狂冒冷汗,只能靠經驗,及時給予藥物,一路撐了三十分鐘,幫助患者送抵醫院,經緊急搶救才沒事。

傅宥傑當時真的是嚇死了,他說,空中救護完全不是他所想像中的那般浪漫,除了照顧患者,還得兼顧氣壓、氣溫、氣候、飛行高度等。他說,這份差事非常專業,連他具備醫師資格都相當吃力,台灣卻從未重視這塊領域,對於繳納同樣健保費的離島居民而言,相當不公平。

目前在林口長庚擔任耳鼻喉科總醫師的傅宥傑說,服役時接下這份差事後,自認使命感作祟,每次任務都沒有推辭,即使睡夢中被吵醒也甘之如飴,因為知道「若是我不去就沒有人要去了」,但每次都冒著生命危險,政府至今卻未制定嚴謹法源及健全的訓練,使隨行人員、病人暴露於風險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