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夜晚初臨時,有二位天人來到佛陀的處所,身上散發金色光明,將祇園照耀成一片金色。佛陀為他們宣說微妙佛法,天人心開意解,得到正法,以頭面頂禮佛陀,回到天界。圖/李姿瑩
文/書緣
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夜晚初臨時,有二位天人來到佛陀的處所,身上散發金色光明,將祇園照耀成一片金色。佛陀為他們宣說微妙佛法,天人心開意解,得到正法,以頭面頂禮佛陀,回到天界。
第二天清早,阿難請示佛陀:「昨天晚上有二位天人來覲見世尊,他們相貌威嚴,身上光明顯赫,不知過去修習什麼福德,得到如此美好果報?」
佛陀告訴阿難:「迦葉如來滅度之後,所遺留的教法流傳至末法時代,當時有二位婆羅門一起受持八關齋戒,其中一人祈求生天,另外一人求願作人中之王。
第一位求生天的婆羅門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呼喚他一起吃飯,丈夫回答妻子:『我受持佛陀的八關齋戒,要過午不食。』
妻子說:『你是梵志,梵志有梵志的戒法,為什麼要受持異教徒的齋戒?今天你如果拒絕,不與我一起吃飯,我就把這件事告訴其他梵志,讓他們驅逐擯棄你,不和你共同聚會。』婆羅門聽到妻子的話,因擔心害怕,於是違反齋戒,在不適當的時間與妻子一起吃飯。
二位婆羅門隨著各人的壽命長短,命終之後,祈願求作國王的婆羅門,因持守齋戒圓滿,出生在國王之家;求願生天的婆羅門,因為毀破齋戒,於是便出生為龍。
當時有一位為國王看守果園的人,每天都會進宮敬獻各種瓜果。有一天,果園看守人在園中的泉水裡,得到一粒奇特的柰樹果實,顏色鮮潤,香味甘美,心中想:『我每天出入王宮時,常受到大門看守的阻擋刁難,應該把這柰果送給他。』於是把柰果送給大門看守。
大門看守接受柰果之後,心裡想:『我每次通報傳達時,常被負責宮禁的宦官推托障礙,我應該把這柰果送給他。』於是便將柰果送給宮禁宦官。
宮禁宦官收下後,又將柰果轉獻呈給夫人;夫人得到柰果,又呈獻給國王。國王吃了柰果,覺得異常甘美,便問夫人:『你這果實是從何處得來?』夫人如實回答,如此展轉推問,最後到了果園看守人身上。
國王命人召喚果園看守,問:『我的園中有如此美味的果實,為何從來不見你呈獻上來,反而把果實送給別人?』
果園看守將得到柰果的始末向國王報告,國王告訴果園看守:『從今以後,要常送這種柰果上來,不可以中斷。』
果園看守稟告國王說:『這柰果沒有樹種,是在泉水中無意間得到的,命令要經常送呈,我實在辦不到。』
國王說:『你如果不能辦到,就砍了你的頭。』
果園看守出宮後,回到果園中,憂愁懊惱,放聲大哭。
當時龍聽到他的哭聲,化身為人,出來問他:『你有什麼事,為何哭的如此傷心?』果園看守如實將事情告訴龍。
龍回到水中,將許多美味的柰果放在金盤上,交給果園看守人,告訴他:『你把這些柰果呈獻給你的國王,並且傳達我的話。告訴他,說我和他過去世本來是親友,都是梵志,曾經一起受持八關齋戒,各自發願,他因為持戒具足圓滿,今世成為人中之王,而我持戒不完整,所以生在龍族之中。我今天想要再次修持八關齋戒法,祈求捨棄龍身,希望索取八關齋戒法給我,如果沒有,我就覆滅他的國家,變成大海。』
果園看守將柰果奉獻給國王後,將龍的囑咐告訴國王。國王聽說之後,悶悶不樂。為什麼呢?因為當時佛陀已入滅,佛法又已消失,沒有八關齋文。如果不如龍的意,恐怕將遭受到龍的危害。一想到這件事,國王就很憂愁抑鬱。
國王有一位非常敬重的大臣,國王告訴大臣說:『龍神向我求取八關齋戒法,要仰賴你去取得,送給龍神。』
大臣回答:『現世沒有佛法,我要如何去取得?』
國王說:『你今天如果找不到,我就殺了你。』
大臣聽了國王的話之後,非常懊惱,回到家中。
大臣的父親,年高望重,大臣每次從外回來,都會和顏悅色慰問父親。這次回來,父親看見兒子臉上的氣色與平常不同,就問:『你今天為何氣色不好?』
大臣向父親詳盡的說明,父親說:『我們家廳堂的梁柱常放光明,你試著破開看看,或許裡面會有珍奇的東西。』
大臣聽從父親的教導,將梁柱砍伐下來,破開柱子,在柱子裡得到二卷經典,一卷是十二因緣經,第二卷是八關齋文。大臣將經典奉獻給國王,國王非常歡喜,用金盤盛著八關齋文,親自送給龍。龍獲得八關齋文,歡悅慶幸,回贈給國王許多珍寶。龍之後受持八關齋戒,精勤奉行,命終之後,生在天宮之中。人王也再次修持奉行齋法,命終也生天,和龍共在一處為天人。昨晚他們二位一起來到我的住處,請示佛法,我說法之後,他們馬上得到須陀洹果,永離三塗果報,遊行於人天之道中,最終將會得到涅槃。」
佛陀說法後,當時所有與會的一切大眾,都歡喜奉行佛陀的教誨。
──節譯自《賢愚因緣經.二梵志受齋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