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幸福的鎖匙──談幸福 洪佩蓮 |2018.02.25 語音朗讀 17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劉宗澧居士 知玉法師 覺華法師 文/人間社記者洪佩蓮 二月十一日福慧家園共修會主題,掌握幸福的鎖匙──「談幸福」,由佛光山寺副住持慧昭法師主持,佛光山慧慈寺住持覺華法師、叢林學院女眾學部教務處知玉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劉宗澧與談,與二百五十位信眾分享,如何掌握「幸福」的鎖匙。 慧昭法師首先提問,「各位希望幸福嗎?希望快樂嗎?」大家一致回答:「希望」。法師並以一首人間音緣〈幸福是啥物?〉為開場,接著舉例,孔子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佛陀時代的金毘羅王子回答佛陀,快樂的來源,來自於出家後,雖然沒有物質上的享受,但生活卻過得無憂無慮,自在解脫,所以他覺得非常幸福,非常快樂。 快樂,不在於擁有得多,而在於計較得少;幸福,就在少欲知足中,在簡單的生活裡,在犧牲奉獻裡。慧昭法師教導大眾,有感恩心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千萬不要拿別人的過失來懲罰自己,也不要拿自己的過失懲罰別人。 覺華法師談到「幸福之門」如何踏進去?對人,要有「感恩」的美德,因為人不能離開群體而存在;對事,要有「忍耐」的美德,「忍」不是懦弱而是力量;對物,要有「滿足」的美德,幸福真正的名字是滿足,物欲減一分,道念便能增一分;對己,要有「懺悔」的美德,懺悔讓人有重生的力量,懺悔才能改進、才能清淨、才能進步。 幸福從哪裡來?如何去追求幸福快樂?覺華法師表示,依循星雲大師提倡的「行三好」、「人間佛教」修行,就能幸福快樂。佛光山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我在眾中,眾中有我」,他感受到「人間幸福」處處有,並以影片分享佛光親屬會、徒眾講習會、進修學習、歲末圍爐、為信眾服務等活動,都在廣結萬種緣中感受到愛與溫暖,這一切都是幸福、快樂的泉源,法師更發願將自己所擁有的幸福、快樂與歡喜布滿人間。 知玉法師說,幸福是人們終其一生的追求,其實,幸福的境界,有多種層次。幸福必須「連鎖」,因為人是群體的存在,再大的榮華富貴,若只一人獨嘗,則毫無滋味,所以,幸福的第二個層次是與外在互動。 只向外連繫與互動尚且不足,知玉法師強調,向「內」找尋自己的本來面目,才能開發自我的慈悲心、歡喜心、感恩心、信仰心等無窮寶藏,生活的修行其實就在行住坐臥、起心動念裡。 「人人都有觀自在,何必他方遠處求?」知玉法師鼓勵信眾要觀「人」、觀「事」、觀「物」自在,將「三好」落實於生活中,與人廣結善緣,以今生的光華去結福緣、積福德,連結到來世,就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擁有量子力學博士學位的知玉法師,與大眾分享佛法與科學、探討宇宙真理,結論仍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人都需要佛法,只要將「三好」、「四給」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有充滿正能量的心念與能量,如此每天都能生活在「淨土中」。 劉宗澧表示,能在佛光山學佛是最幸福的事,樂觀的心,像是光明莊嚴的道場,他謹記大師的教誨,每天以樂觀的態度面對一切,深信只要善的種子萌芽,加上進取的因緣,必定能獲得幸福的果報。 劉宗澧闡述他的幸福之道:生活要樂觀進取;工作要勝任愉快;事業要進取有恆;未來要充滿自信。幸福,不是別人給的,也不是上天賜予的,想獲得精神上的盈滿、永恆的幸福,他鼓勵聽眾,只要跟隨大師腳步,推動人間佛教,多參加道場共修及各種活動,服務大眾廣結善緣,幸福就在每一個當下。 前一篇文章 《佛陀本緣故事》 受持淨戒 功不唐捐 下一篇文章 福慧家園活動公告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5【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人間行者心】義工中的義工心培和尚法音宣流 《六祖壇經》的修行觀【晨齋語錄】正確觀念【人間行者心】以筆為燈以心續願 重走傳燈之路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 作者其他文章感 恩普中 用心成就每個畢業生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