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足醫療照護 美中科技大軍 各擅勝場 編譯/潘楠慕 |2018.02.25 語音朗讀 14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高科技的輔助,將可提升醫療品質和效率,造福更多患者。圖/網路照片 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希望改善現有的醫療照護體系。圖/美聯社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表示,保護社會優於公司利潤。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美國科技業正試圖跨足醫療照護領域,以網路零售巨擘亞馬遜為首的幾家科技公司,有意把旗下的員工納入自行建立的醫療保險範圍,藉此大幅降低成本並提升品質。這個構想如果順利通行,有可能顛覆現狀。 包括亞馬遜、波克夏、摩根大通等公司宣布,將合作創建一個非營利的組織,初期先負責員工和眷屬的醫療保險事務,並逐步擴大服務範圍,希望改變當前藥物、保險費用昂貴的不合理狀況,提供有需要的患者透明、合理、高品質的醫療保障。 然而,如果和中國大陸的進展相比,亞馬遜等公司的構想已經落後。他們希望提供簡化、負擔得起的醫療服務,並提供網路醫療諮詢服務,或運用整體影響力來壓低低藥品價格。但近幾年來,中國大陸的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科技公司,早已聚焦醫療保險,並進行了網路醫療諮詢和藥物追縱系統相關實驗,現在更聚焦人工智慧的進展。 美中投入的領域不同,關鍵在於雙方醫療保險制度的差異。相較於美國,中國醫院的負擔相當沉重。醫師與患者的比例為一點五比一千,美國約為三比一千。因此,中國在醫保領域的發展,自然會朝減輕醫院負擔的方向前進。中國政府也予以鼓勵,希望能把原本以國防、自駕車領域為主的人工智慧技術,導入醫療照護服務。 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科技公司的目標,是創造提高醫生效率的診斷工具。貝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的醫療保險分析師卡妮(Laura Nelson Carney)指出,整體來看,中國的科技公司均積極投入醫療照護領域,但美國則不盡然。 阿里巴巴早在二○一四年便宣布「未來醫院」計畫,提供患者網路諮詢並販售藥品,但由於監管不易,中國當局目前已禁止阿里巴巴的銷售非處方藥。中國搜索引擎公司百度也終止透過應用程式掛號的網路服務,把資源投入AI的開發。 不過,這些科技公司仍持續對醫療照護做出貢獻;阿里巴巴已推出了一個協助研判電腦斷層掃描結果的AI軟體,以及輔助診斷的AI醫療實驗室。騰訊也發表了AI產品「覓影」,可幫助醫師對早期食道癌進行篩檢。 這些科技公司的投資加上AI的進步,將可大幅改善中國醫療資源不足、不均,醫患比例過低的狀況。以眼科醫師為例,他們過去得花大約兩個工作天的時間分析,再經過討論、撰寫報告等程序,才能開始治療。但有了AI的輔助,可以大幅縮短治療前的各項流程作業時間,可能只要幾分鐘內就能完成。 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例,這是中國勞動適齡人口失明的主要原因。但在中國,每一百萬人只有二十名眼科醫生,是美國的三分之一。過去,中國並沒有足夠的資師為這些患者進行檢查,但在先進的AI軟體出現後,當局已宣布,準備讓所有一億多名糖尿病患者接受眼科檢查。 中國人口接近十四億,也成為AI系統開發時的潛在優勢,因為可以提供大量的病例和數據。此外,與美國相比,中國對隱私權的重視程度稍低,相對使資料收集較容易,能更快擴增AI系統的資料庫、提升效率。 據統計,中國目前共有逾一百家企業透過AI提高醫療療保健系統效率,除了阿里巴巴和等大型公司,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新創企業。這股趨勢,已吸引大量資金投入,依據貝恩斯坦分析師推估,二○二○年時,中國醫療科技產業的支出將達一千五百億美元。 美中科技業大舉投入,對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雙方因背景不同導致發展方向有別,但可預期未來雙方將師法彼此的優點,全面提升醫療照護水準,嘉惠更多患者。 科技業自我覺醒 肩擔社會重責 科技產業憑著創新和改善人類生活獲得了巨額財富,各種科技產品與世界的交流也日益緊密。過去,對這些科技平台的規範不夠嚴密,值得慶幸的是這些業者已開始正視這個現象,也準備承擔更多責任。 以臉書創辦人暨執行長祖克柏為例,今年他為自己訂下的願望就是整頓自己創建的社群平台,自我提升,避免社群平台遭濫用或散布仇恨,並抵擋各國政府的干涉,確保使用者花在臉書的時間是「有意義的聯繫」。 祖克柏說:「保護我們的社會,重要性優於讓公司利潤最大化。」他願意犧牲獲利,盡到改善社會的責任。 過去有一派觀點認為,科技業雖然創造了平台,但如何應用主要該由使用者負責。這種想法歷經數年,一些負面的效應開始產生,例如散布錯誤信息、仇恨、歧視,也終於有公司承認他們應該為這些現象負責。以臉書為例,祖克柏的目標,證明他們正在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場。 另外,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也表示,蘋果公司負有「道德責任」,應該貢獻力量化解社會中的對立、分歧。 過去,科技業以「改變世界」為己任,也靠著這些成就賺進大把鈔票。但在各界的呼籲下,這些公司已經開始反思,他們開創的平台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之際,該肩負哪些責任。 評論人士指出,除了業者本身的覺醒,在科技發展快速、難以預測的特性下,也需要有強大的力量來引導科技公司進行全面檢討,制定合適的規範,才能使這些科技平台或產品造福更多人群。 大陸強勢挑戰 AI龍頭地位 美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位居領先,但這個地位已經出現了動搖的跡象,最大的挑戰者可能是中國大陸。 北京政府去年公布計畫,目標是晉身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者,並在二○三○年時創造規模達一千五百億美元的產業。這項計畫,等於是對美國領導地位的直接挑戰。 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研究員卡尼亞(Elsa Kania)指出,中國當局顯然高度重視這項計畫,並已迅速啟動相關事務;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川普政府的態度似乎不夠積極,白宮至今尚未提供如何應對的方向。 過去幾年來,外界對AI的概念,已經從科幻小說中的描述化為實際應用在許多領域的技術,包括自動駕駛汽車、家電產品等,且正快速擴大到生活各領域。 美國幾家科技大廠,例如亞馬遜和Google,都全力投入AI研發;但是川普當局的政策,可能成為拖累進展的絆腳石。川普的移民政策,讓許多公司擔心人才的招募受限,因此已開始把研究轉移至其他國家,例如多倫多、倫敦和北京等科技重鎮。 以中國來說,擁有政府支持和龐大資源,加上龐大的市場規模,非常有希望迅速發展成AI強國,甚至實現中國政府的目標,引領全球AI發展。 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政府對AI的發展定有詳細方針,中國政府則準備培養規模更大的人工智慧研究團隊,包括培養更多專業人才,或從其他國家招募。據歐巴馬政府時期的報告,中國在「深度學習」領域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超過了美國,這是推動AI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 北京政府相當積極,據傳曾有一個省政府承諾投資五十億美元,北京市也宣布將對該市的AI開發園區注資二十億美元。 相較之下,川普政府二○一八年的預算將在政府各部門內削減百分之十五的科技研究資金。業界人士指出,川普政府此舉是往錯誤的方向前進;在中國已把AI列為發展重點之際,美國若想維持現有的地位和優勢,決策者必須審慎因應。 前一篇文章 活得久活得健康 科學研究新行動 下一篇文章 全球首見 荷蘭超市開設 無塑膠走道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3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4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05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6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7【海闊天空】濟州島旅記 解鎖美景美食2025.11.1508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9【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10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少10%咖啡豆 靠3字訣一樣好喝身處被監視情境 大腦反應更快 遠離超加工食品 讓你減重效果加倍打造防輻射避難屋 專家喊沒必要非洲農民聽AI建議 調整耕作方式 威脅全球糧安 重金屬汙染17%耕地 作者其他文章少10%咖啡豆 靠3字訣一樣好喝身處被監視情境 大腦反應更快 遠離超加工食品 讓你減重效果加倍打造防輻射避難屋 專家喊沒必要非洲農民聽AI建議 調整耕作方式 威脅全球糧安 重金屬汙染17%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