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國小「希望弦」樂團,日前赴美演出,與當地一流樂團進行音樂交流。
圖/中央社
【本報屏東訊】屏東縣高樹鄉新南國小向美國僑界募得二手小提琴,在部分家長反對聲中,全校六十多名學生投入練琴,組成「希望弦」樂團。歷經兩年十個月練習,今年二月三日赴美演出,藉此答謝當年贈送小提琴的僑胞恩人,並與當地一流樂團進行音樂交流,用琴聲打開世界。
校長陳淑蕙表示,現場觀眾被孩子們刻苦努力與追夢精神感動,沒想到當初他們募的二手小提琴,竟能讓台灣偏鄉國小有這樣的成果,她向捐琴「恩人」說,「我們是以兩年十個月紮紮實實的練習,換來一萬八千公里『感恩之旅』」。
兩年多前,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中提琴手、高雄真道神學院牧師劉哲儒來到新南國小,他發現學校資源缺乏,不少孩子的家境並不好,他決定免費開課,並向美國僑界募二手小提琴,「不是想讓他們成為音樂家,而是讓偏鄉孩子有機會拉琴」。於是,新南國小全校師生都投入小提琴的練習,包括亞斯柏格症、過動兒及學習障礙的學生都一起練習。然而,這樣的免費教學,一度面臨部分家長及老師的壓力,認為是否有必要讓學生接受一個不知道未來在哪裡的音樂教育,家長也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足夠的資質接受培育。
「我一雙手都不願意放,就算是學習障礙的學生,我也讓他們練琴,不想在弱勢中再創造弱勢」,陳淑蕙說,在練琴一年多後,全校學生登上佛陀紀念館的國際書展演奏會,「學習障礙的孩子也能拉〈卡農〉感動聽眾;之後又與盲人鋼琴家許哲誠、音樂教授范德騰聯合舉辦音樂會,也感動現場近九百名聽眾」。
之後,「希望弦」樂團邀約不斷,包括在高雄市文化中心的售票演出、桃園小巨蛋的表演及法務部矯正署的邀約,但陳淑蕙堅持,不對外募款、不在上課時間表演,並與孩子們約法三章,功課要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上台表演,陳淑蕙說,這也成為孩子們用功的驅動力。
陳淑蕙表示,新南國小附近砂石場林立,她告訴孩子環境不能改變,但可以用琴聲讓新南國小成為地方的「綠洲」,孩子們果真做到了。這次前往美國感恩之旅通過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經費補助,評審們認為,「新南國小最不容易,讓每一雙手都能拉小提琴」。
這次前往美國的六年級學生力美柔說,小提琴讓她第一次碰到音樂,因為有興趣,所以學琴過程中沒有想放棄,能到美國演出覺得很興奮,也感到很驕傲,「因為可以為台灣做很多事」,未來她想用琴聲幫助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