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故宮南院 充實館藏較實際

亨樹 |2018.02.07
635觀看次
字級

故宮南院啟用僅兩年餘,但對國內外遊客來說,顯然已經興味索然,熱潮退燒,訪客人數一落千丈,前年開幕期間,尚能吸引一百四十七萬人次到訪,但去年卻跌到只剩九十七萬人次,比前年減少三分之一強,甚至創下單日不足三百人的難堪紀錄。

接駁交通等周邊公共服務設計,缺乏服務訪客導向不說,餐點價格和品質也在網路上被訪客批評,收藏文物的質與量,更被批評不如私人經營的台南市奇美博物館,與台北故宮博物院到訪遊客門庭若市,甚至延長夜間開放時間盛況,相差不可以里計。

行政院決定加碼下注,撥款一百零一億餘元,增建「國寶文物修復展示館」,甚至將某些外雙溪的典藏文物挪到嘉義太保的南院,希望拉抬南院人氣。

故宮南院從十多年前的規畫階段,就飽受各界質疑,批評其定位與營運主軸有嚴重問題,先天不良,館舍建築工程糾紛頻傳,硬體周邊設施所費不貲,淪為難以善後的公共政策爛攤子。

前監委吳豐山日前撰文表示,十餘年前民進黨前政府打算興建故宮南院,他當時就曾提出警告,但當時政府主事者置若罔聞。

規畫經營博物館,館舍等硬體設施規畫,應以配合質地脆弱易毀的館藏文物為重心,不宜使文物遷就硬體建築。

台灣近年來新建的大型公立博物館等藝文展演場所,幾乎全落入此一窠臼,硬體設施華大而無當,浪費公帑時有所聞,故宮南院正是最典型個案。

與其花一百多億元用在硬體設施上,行政院和故宮博物院主事者,該想想如何將這筆錢用在蒐購文物,充實南院館藏,還比較有價值。

亨樹(台北市╲自由撰稿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