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美術館 從血緣到普世 捕捉組畫形式

李碧華 |2018.01.15
1088觀看次
字級
小而美的竹北的美術館,由湖口鄉三元宮捐贈的一對古董門神大門令人驚艷,關西太和宮贈與的「石珠」、「石陛」,也以珍貴百年歷史文物的身姿,憑添濃郁的亭台樓閣曲徑通幽詩意。 圖/林福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手足》連作所隱喻的象徵概念,刻意畫上明月,點出蘇東坡「手足之情」的古典意涵。中幅的難兄難弟,讓人看了極為不捨。左右兩幅兩個兒子長大後聚少離多,兄弟手足之情依然甚篤。圖/林福全
「意識」是一個人所有的認知累積,換言之,藝術的表現是將個人所累積的認知,透過意識形態傳達出來。描寫父親的《祈》、《樂》、《愛》3張作品,透過 「敘述蒙太奇」的手法,多角度描繪對「父親」的主觀詮釋。圖/林福全

文/記者李碧華

小而美的竹北的美術館,由湖口鄉三元宮捐贈的一對古董門神大門令人驚艷,關西太和宮贈與的「石珠」、「石陛」,也以珍貴百年歷史文物的身姿,憑添濃郁的亭台樓閣曲徑通幽詩意。

七間展覽室都是無柱設計,避免柱子對視覺產生干擾而影響觀賞;燈光設計以自然採光、人工照明的相互配合,讓展覽作品最佳呈現,也讓參觀者有最優質的藝術品觀賞空間。

明代書畫家祝允明在《枝山文集卷二》〈送蔡子華還關中序〉提到「身與事接而境生,境與身接而情生」,強調畫家必須有豐富的生活經歷與親身體驗。「林福全愛與關懷春節展」從「血緣親情的小愛」到「普世親情的大愛」,以象徵、隱喻手法表現心靈世界,關懷當下社會環境與人的對應關係。另一方面,透過「闡述蒙太奇」、「蒙太奇時間切片」來捕捉3張為一組的組畫形式,十分罕見。

林福全說,藝術是人類生命活動歷程中最真誠也最重要的紀錄。不但表達個人情思的產物,更彰顯個人的價值觀、生命經驗、處世態度與審美趣味。

親情似海

手足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手足》連作所隱喻的象徵概念,刻意畫上明月,點出蘇東坡「手足之情」的古典意涵。中幅的難兄難弟,讓人看了極為不捨。左右兩幅兩個兒子長大後聚少離多,兄弟手足之情依然甚篤。

人生無常,一輪明月,常常因為種種的因素,情同手足的家人有的是歡樂相聚,有人是相依為命,有人則是淪落天涯,彼此思念。

「討生活」是另一個要探討的意念,身著碩士服的哥哥,手提著一個再孰悉不過的花布袋,裡頭裝著現代人再孰悉不過的紙盒便當,嘻笑似的誇張臉部表情看著畫外,似乎意味著將面臨「高學歷,高失業率!」而右幅《客戶在哪裡?》的弟弟「討生活」工具是一支「手機」,與中幅兄弟的討生活工具「破鍋子」相映成趣 。

父親

「意識」是一個人所有的認知累積,換言之,藝術的表現是將個人所累積的認知,透過意識形態傳達出來。描寫父親的《祈》、《樂》、《愛》3張作品,透過 「敘述蒙太奇」的手法,多角度描繪對「父親」的主觀詮釋。

《祈》是特寫,一開始在畫布塗佈了灰綠的底色,使用一次性的直接性技法,運用粗獷筆觸快意揮灑完成,沒有精雕細琢與刻意修飾,表現父親質樸與隨興的個性。

母親

藝術是從真實世界中所能獲得的「情感」。從極複雜的亂象之中,獲取穿透人心的經驗情感,再塑造出一個虛擬意境,透過媒介符號,將情感有意識地傳達給他人。

以「母親意象」為主軸,探究親情意象為藝術創作的構思,當作生命內涵的養分,表達內心對所愛的父母、家人無限感恩的情感,轉化心中的影像與對愛的渴望,將現實世界的親情昇華,更明確的掌握自己,更有自信的活在當下。

關懷大地

《你在哪裡?》

體察生活,真心感悟,由《望》、《尋》、《盼》3張作品點出「尋覓」的意念,期盼能夠尋找到自己思念的親人。畫面人物的立足點刻意不加以說明,有時讓人誤以為是在岸邊,有時又似乎在水中,那種岌岌可危的不安定感,讓畫作題目「你在哪裡?」「尋覓親人、想念親人」的議題,更突顯內心萬般的焦急與憂慮,當然,同時也透過作品諷喻政府平時的救援、救護系統,此時此刻到底在哪裡?

藍天

藝術表達對生命真諦的了解,並進而喚起其他心靈對世界的關懷之情。透過「蒙太奇時間切片」捕捉主觀欲呈現的觀點。《藍天》名稱是希望點出「尋覓與渴求」的意念,反思潔淨的藍天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權利之一。當全球都陷入「拯救經濟」的泥淖與迷失中,是否應當檢視一下人類的「失序與失當」。

作品取材自「雲林麥寮六輕工業區」的空汙問題,不再是以「他人瓦上霜」的鴕鳥心態輕忽或怠慢。

【現場顯影】

表達真愛傳遞情感

「藝術是個人有意識地藉著某種外在的符號,將他所親歷的情感傳達給別人,使他人受到感染,並且,也經驗到這些情感。」林福全(右)在開幕中說,藝術創作是主觀的,包含了個人的認知與表現方式,它可以是浪漫或嚴肅的,因人而異。

必須的部分就是情感了,它是缺一不可,因為沒有了真實的情感,藝術將失去最原始的純真,也失去了它該有的藝術精神與感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