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月線崩塌18年 巡山員沒忘了她

 |2017.12.27
13106觀看次
字級
巡山員飛岩走壁般經過眠月線的崩塌隧道(圖)。圖/嘉義林區管理處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阿里山森林鐵路的眠月線在十八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時發生大崩塌,後來雖曾修復,但二○○九年莫拉克颱風又破壞隧道,全長約九公里的眠月線停駛至今;這片人跡罕至的山林,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的巡山人員都要定期前往,「飛簷走壁」巡視。

眠月線停駛,不過優美的風光令人難忘,沿途有塔山站、 眠月和終點石猴站。眠月線災情最嚴重的明隧道崩落後,裸露大片岩壁,仍有不少登山民眾冒險做攀爬繩索,重返早年人氣登山路線溪阿縱走(溪頭杉林溪到阿里山),或轉往水漾森林等地。

嘉義林管處的巡山人員都要定期前往,保護山林並防範盜伐,每次都要翻山越嶺三至五天,他們同樣要走過眠月線崩塌的明隧道,雖然都有綁繩索,但走在高聳的峭壁懸崖,讓人看了不禁腳底發麻、向辛苦的巡山員致敬。

鐵道擬化身步道

由於眠月線崩塌嚴重,修復要花大筆經費,可能還要往山壁鑽洞,可能破壞岩層,林務局目前沒有修復計畫,嘉義林管處表示可能會以步道方式修復,路線還在規畫。

眠月線在一九一五年建成,原稱塔山線,一九七九年停駛;因沿途風景秀麗,一九八三年整修後重新開放,改名眠月線,以蒸汽火車行駛,曾造成轟動。

眠月線由阿里山車站至石猴,全長八點九公里,終點站石猴有一座巨石蹲立山頭,遠觀似猴而得名。

原本全線共有十四個隧道,其中五邊形木構隧道最特別,台灣有此隧道的鐵路都已廢駛;五號至十號隧道間,是台灣一葉蘭保留區。

石猴斷裂添神祕

但在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後,不但路基毀損約四公里,邊坡崩坍,隧道、橋梁均受損嚴重。眠月線招牌石猴的頭部也在九二一地震時掉落猴身旁,由於人跡罕至,謠傳頭部掉落至兩、三公里遠的清水溪,為石猴增添神祕色彩。

至於當地生態特色,因眠月線開闢時開挖岩壁,出現大面積的裸岩及峭壁,加上上方林木遮阻陽光,使苔蘚植物堆積成適當生長基質,無意中提供台灣一葉蘭極佳的生育地。目前台灣一葉蘭族群量最多的就在眠月線沿線兩側海拔約二千三百公尺處,農委會於一九九二年公告為台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