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新」與「舊」:兩種權威主義

執筆人:黃光國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2017.12.20
916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黃光國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本學期我應邀到南京東南大學(前中央大學)江寧校區,以「儒家文化系統與中西會通」為題,作了一系列八次的演講。在大陸講學期間,經常聽到有人提到王滬寧主張的「新威權主義」。王滬寧是習近平的首席智囊,他認為:國家政治體制受到一國歷史、社會與文化條件的制約,民主化不能揠苗助長、超越一國發展的現況。不能把西方的政治民主「移花接木」到中國,政治改革不能以犧牲政治穩定為代價,而強固的政治領導中心尤為重要。

上個星期課程結束,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和文化素質教育中心於十二月十四日晚間,在該校人文講座報告廳,安排我以「四個自信和三統並建」作為主題,對全校師生作了一場公開演講。在演講中,我特別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中所講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牟宗三當年主張建立的「儒家人文主義」的「道統、學統、政統」是互相契合的。

大陸教育部長王寶生說要在二○四九年使中國成為世界學術中心。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可是,從十五世紀以來,世界學術中心一直是在不同的國家之間移轉。只要我們能夠培養出一批年輕的學術精英,他們在未來一個世代能夠致力於以西方的科學哲學作為基礎,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整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中華文化傳統,中國在二○四九年之前一定可以成為世界學術中心。

回到台灣,整理一周來的舊報紙,看到了一則消息說:中央研究院有二十多位經濟、社會學者合作發表新書《未竟的奇蹟》指出:過去台灣企業看上大陸低廉勞動力,形成「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特殊狀態。現在台灣前五百大企業集團的三分之一產值來自大陸,一部分灌回台灣,造成GDP「虛胖」,卻造成台灣實質薪資停滯。

對台灣經濟來說,大陸就像「葉克膜」,台灣接著大陸進行體外循環,「我們不知道能不能拔管,不用會死,但是拔管也是很大的挑戰」。現在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如果只是沿用過去海外低廉勞動力生產的模式,「只是再換一台葉克膜」,將重蹈大陸經驗的覆轍,因此他們警告:「台灣面對經濟奇蹟的崩潰的時候到了!」

這個警告其實不是新聞。今年之初,日籍資深媒體人本田善彥已經在香港《亞洲周刊》撰文指出:蔡英文執政後,台灣「這個國家」正在往「自我解體」的方向走。他舉前東德崩解的歷史為例,說明一個國家的崩潰,絕對有長年累積的弊病,但一切變化總是來得太突然。台灣剩下的時間,「也許比我們的評估短得多」。

十二月十六日,民進黨挾其在立法院占多數席次的優勢,強行通過「促進轉型正義修例」。台灣輿論大多認為:行政院轄下的促轉會,掌握了行政權和司法調查權,完全違反現代國家「三權分立」的原則,根本是「舊威權主義」的復辟。在台灣面臨崩解的時刻,蔡英文不嚴肅思考解決之道,卻宣稱:「我們的國家又往民主前進了一大步!」這樣的民主究竟能給台灣帶來什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