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絮語 細瑣中的生活百態

文/方梓 |2017.12.04
1496觀看次
字級

文/方梓

生活很瑣碎,卻也很豐富,如果不是一心想要沙裡淘金,細沙碎石、紙片木塊也都有可取可觀之處。

我雖不是很重細節,卻喜歡觀察細節。細節處反映人的個性、特質,尤其開始寫小說後,特特別喜歡靜觀細察眼前陌生人、朋友的舉止,去揣想這個人的行業、性格、喜好……彷彿偷偷進入了這個人的生活。

從小,母親老是叮嚀我要懂得「看人臉色」,才能知分寸,從別人的喜怒哀樂中去辨別他人心裡想的是什麼,從細微的肢體語言去察覺他想說想做的徵兆。母親說,若看人臉色不好或生氣、悲傷,就盡可能不要去打擾;若人家在忙,如果可以就去幫忙;老人走路慢,就陪著一起走得慢一些……其實,母親提點的都是體貼他人的舉動,這些我是學會了;可是真正的「察言觀色」,我是人到中年後才知曉,卻不精通。

我還是喜歡母親的「看人臉色」,以一種不卑微的心態去應對;我也喜歡觀看傾聽陌生人有意或無意的舉動,人生的許多故事,便在眼前耳邊展開。

在捷運或區間車上,絕大多數人都是低頭滑手機,少數人閉目養神,除了愛聽別人聊天外,我會注意每個乘客的舉動,還喜歡以穿著打扮猜測這個人的個性。某次從腳往上看,以為是位少女,視線移到臉上時才知是位七十歲以上的婦人。她的腳上穿著十八歲少女才會穿的可愛雪靴、毛褲襪、厚毛短褲,擱在腿上的是花俏粉色包包,指甲貼著水晶片,手機吊飾閃閃發亮,上衣翻滾著大朵蕾絲……若不看臉,一定會以為是二十來歲的少女。我想,這個七十歲婦人的心一定十分年輕,還有她的個性也可能非常前衛、自我,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

帶著幼兒坐捷運的母親百百種,很多年輕媽媽一上車只管滑手機,整個車程中很少看到她和小孩互動,視線始終停在手機上;其實不管小孩多大,都希望得到媽媽的關注,我常想,那些小孩長大後大概會跟媽媽很疏離。也看過中壯年夫妻帶著毛小孩上車,細心呵護的樣子比照顧嬰兒還溫柔,我會想,他們是不是很渴望有孫子?尤其最近經常看人推著嬰兒車散步、逛街、搭捷運,初始以為是嬰兒,細看才知都是毛小孩。這是個愛動物的時代無庸置疑,然而會不會也是一個心靈空巢的時代?多數人都要有個需要人照顧的「嬰兒」來填補空缺?

台灣人這一、二十年來很愛排隊,只要看見排隊的人潮就會有人跟進,排隊買特價品、排隊吃飯、排隊領免費物品或便當、排隊買限定品或新產品……似乎認定有人排隊的都一定是好的;但事實上,半年前排隊買的糕餅店倒了,三個月前得拿號碼牌的餐廳現在門可羅雀,兩個月前轟動的限定品現在到處都是。原來,排隊成為「少數中的少數」或「前幾名」,只是為了跟大眾不太一樣,這樣好像就擁有一種優越或感覺賺到了什麼。

走在街上,坐在車上,抽身冷觀周遭的人事物,就像在觀察蟻隊搬物行走一樣,忙忙碌碌中自有生活的百態;其實,我們每個人也都是被觀察的一員,被別人、被螞蟻、被花草樹木。我們都是世界上的沙石,生活就是由細小與瑣碎堆疊出來的。

(本專欄結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