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 泡茶品茶都講究

陳玲芳 |2017.11.12
1957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大樹報導】什麼是工夫茶?「二○一七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雙閣樓「茶文化主題館」系列講座,連續多日由王德傳茶莊研發技術部協理王俊欽,以普洱茶、紅茶、岩茶、鐵觀音等為題,教民眾認識茶的種類,同時藉由現場示範、品茶,教民眾如何在家以「工夫茶」泡出好茶。

王俊欽說,「工夫」二字,原本是茶名。但依清代俞蛟《夢廠雜著》卷十〈潮嘉風月〉記載:「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可知工夫茶,指的是泡茶的技法,因為沏泡與品茶都有所講究,亦可稱「功夫茶」。

「如何才能泡出一壺好的工夫茶?」王俊欽說,秘訣是用炭火煮水,適用的炭有橄欖炭、龍眼炭和雲南核桃炭。日前他在現場用台灣產的龍眼炭,先切成小塊當火種,等火苗生起,再放入大塊炭。雙閣樓的茶室,同時飄散著淡淡的炭香與迷人的茶香。

他指出,唐代陸羽《茶經》記載的工夫茶器具,超過二十種,而要泡好工夫茶,必須具備「四寶」,亦即紅泥爐、玉書碨、孟臣壺(罐)、若琛杯四種器具。玉書碨,有人叫砂銚壺,即燒開水的壺。「壺小,則香易聚;壺大,則味不佳。」他建議儘量選用小壺練習泡茶,自然可以泡出好茶。

王俊欽認為,最適宜泡「工夫茶」的是武夷岩茶、安溪鐵觀音,而潮州人偏愛烏龍茶,台灣人則鍾情烏龍茶,尤其是凍頂安尚烏龍茶或老茶。

「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斛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王俊欽以清代袁枚《隨園食單》記載,提醒大家,喝茶最忌「一飲而盡」,應當小口小口地喝,平心靜氣、仔細品茗,方可嘗到茶的真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