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還會有多少人記得馬習會?

文╱何振忠(資深媒體人) |2017.11.10
1354觀看次
字級

文╱何振忠(資深媒體人)

一九四五年邱吉爾首相帶領英國打贏二次世界大戰,但卻輸掉不久後的選舉,邱吉爾在下台前留下經典名言:「對政治人物的無情,是偉大民族的象徵!」

兩年前的十一月七日,數百位國際媒體記者聚集新加坡爭相採訪自一九四九年兩岸分隔以來最高層級的領導人會面,馬英九總統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握手八十一秒,被喻為「歷史之握」,數千篇報導傳遍全球,但兩年後,已鮮少人提及這場「馬習會」。別怪人民無情,政治舞台原本善變,只有留在台上的人才有發言權,當今全球焦點放在幾可稱帝的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的會面,台灣只能在一旁著急有沒有談到兩岸關係。

兩年前的政治背景是總統大選正進入白熱化,蔡英文與朱立倫對決,蔡的聲勢一路領先。當總統府宣布馬習將在新加坡會面時,蔡營批評這是一個突襲,但朱營顯然也不領情,朱立倫冷回應:馬總統只是做一件該做的事。顯示馬習會不但不會為他的選情加分,甚至還擔心會帶來反效果。選舉結果也不出所料,開啟蔡政府的第一個四年,自此不再提「九二共識」那四個字,堅持不走這條便橋。

民進黨的勝選,自然刷淡了馬習會的風光,歷史也許會記載,這是馬英九主政時代的兩岸關係高潮,卻也在這個時間點結束。最大的成就,還是落在馬英九的個人歷史,馬將自己的政治生涯推向最高峰,成就了一生的夢想,可是仍改變不了兩岸的格局,甚至是國民黨的宿命。

熟讀兩德統一史的馬英九,當時心裡也許想著,在一九七○年西德總理布蘭德和東德部長會議主席斯托克的歷史性破冰會面後,才有一九七二年的基礎條約、一九七三年兩德一起進入聯合國,最終統一。而他,正站在歷史點上扮演這樣的角色,雖然他也清楚兩岸在民進黨可能執政下,不會一帆風順,尤其今天的台灣,其實更像一九七○年代經濟崩壞的東德。

兩岸關係的急凍,自前年五二○以來自不必多述,非洲的聖多美普林西比和中美洲的巴拿馬相繼與我斷交,台灣也無法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國際民航組織大會等國際組織年會。民進黨在選前信誓旦旦說選後北京知道找誰打交道,但擺在眼前是管道全斷,即使宋楚瑜代表台灣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還是得靠宋楚瑜自己向北京打探消息,才能知道可否成行。

回眸歷史總是饒富趣味,兩年、十年、二十年回顧,必會因時空環境變化產生不同的詮釋,於今看兩年前的馬習會,猶如一場煙火,這當然因為北京對蔡政府「已讀不回」,也因為蔡政府刻意去中國化,讓此際的馬習會只剩一小顆火種,但這顆火種是繼續放在地窖裡直到熄滅,還是哪天終有機會爬上燈塔點燈,恐怕還得再等十年、二十年才能揭曉。

一如加泰隆尼亞和庫德族的獨立運動,至今仍難預測其最終結局一樣,歷史不會停住腳步,而又變幻莫測。對了,邱吉爾敗選後六年又以七十六歲高齡東山再起,他的「酒店」在關門後又重新開張了四年,這正是歷史的趣味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