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祥:高教合作 發揮影響力

羅智華 |2017.11.08
2076觀看次
字級

【記者羅智華宜蘭報導】「二○一七年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圓滿落幕,昨天舉行綜合座談暨閉幕式,會中並發表跨領域佛教教學、提升國際化程度等六項共識。來自歐、美、澳等十六個國家地區校長、學者,除肯定論壇彰顯的意義與成果外,大家更相約明年再相見,期待這場國際學術盛會一年比一年更盛大。

一行人昨天先參訪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隨後轉往蘭陽別院舉行綜合座談暨閉幕式。佛光山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表示,這次論壇從高雄佛光山一路北上到嘉義南華大學,再到宜蘭佛光大學,旅程幾乎跨越大半個台灣,就是希望能讓與會者有更多交流時間;他強調,未來的教育體制,沒有一個學校是可以單打獨鬥,團結合作才能推動高等教育發光發熱,他也期盼透過論壇來凝聚共識、發揮深遠影響力。

「感謝校長論壇讓我們相聚在一起!」西來大學校長史蒂夫.摩根表示,國際交流目的就是要互相傾聽彼此聲音,希望透過大家的集思廣益,讓論壇擁有更國際化的視野。澳洲南天大學校長Bill Lovegrove則提到,經過兩屆的校長論壇,不僅對品德教育、佛學傳播等議題有更深切討論,也讓佛光山系統大學與各校成為最佳盟友,秉持共同理念來推動佛學教育。

菲律賓光明大學校長Dr. Helen Correa表示,雖然光明大學是最年輕的系統大學成員,但初衷與大家是一致的,也期盼未來與各校能有更多合作。而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則進一步談到,除推動各國校長之間的國際交流外,也希望接下來能推動老師與研究人員間的互動及討論,為佛教高等教育的傳播推廣挹注更多活水。

盼其他宗教大學

未來共襄盛舉

閉幕式也宣布此次論壇達成的六項共識,包括一、各校應擷取不同宗教之長,保留獨到學術體系與佛教體系;二、國際化不是英語化,而是要多語化;三、取得各方共識與挹注資源是提升國際化重要課題;四、佛學教育可透過跨領域教學,並結合數位學習來讓更多國家學生選修;五、品德教育範疇雖廣泛,但可透過佛教精神作為主軸;六、教育者要扮演的角色,是將兩群不同宗教的人融合在一起。

參與活動的校長、學者也提出論壇未來討論方向的建議,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神學與宗教研究學院教授史芬妮.楚芬格妮,盼未來能邀請天主教、伊斯蘭教等不同宗教創立的大學前來共襄盛舉,讓論壇展現跨國際、跨宗教的多元面貌。亞伯丁大學孔子學院主任威廉.圖勒哈道德拉斯則感謝這場盛會,讓平日埋頭研究的學者,可以有面對面交流機會,他建議主辦單位可將論壇成果彙集成學術文章對外發表,帶動佛教學術更上層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