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禪、淨七修持 有禪有淨土 猶如帶角虎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17.11.04 語音朗讀 30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叢林學院每學年會安排學生到禪淨法堂打禪七、淨業林念佛,作為行門的修持。圖為男眾學部的禪七修持。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淨業林念佛修持。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禪修與念佛法門在不同的時代,都受到相當程度的歡迎,同時也各有其擁護者。這兩個法門看似為二,實則有相輔相成的關係,淨土宗六祖永明延壽禪師的〈四料簡〉說:「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星雲大師也曾提出「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之理念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禪修與念佛法門在不同的時代,都受到相當程度的歡迎,同時也各有其擁護者。這兩個法門看似為二,實則有相輔相成的關係,淨土宗六祖永明延壽禪師的〈四料簡〉說:「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星雲大師也曾提出「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之理念與之輝映。 在佛學院的學習規畫裡,念佛與禪修同等重要,因此,每個學年,學院都會安排學生到禪淨法堂、淨業林打禪七、念佛,作為行門的修持。 本學期男眾學部進禪堂打「禪七」,女眾學部到淨業林念佛,同學們各有不同的體驗和收穫,以下擇錄心得數則,以饗讀者。 男眾學部專一班/吳中天 在禪堂裡坐了五天,出來感覺自己輕了十幾斤。原來,心中的擔子如此沉重;耳邊,維那師父的棒喝聲猶未散。 「剎——!」 每一聲吼,隱藏在身體深處的怯懦就死去一分。 「剎——!」我向不堪的自己怒吼著。那一刻,我的心中住了一個維那師父,拿著香板,直指人心。願每一個遲疑徘徊的眾生,都能做自己的維那師父,具足無畏。 男眾學部專一班/田琺銜 禪七是一個美麗的平衡,自我在靜中獨自修心,又處於大眾共修的氣氛裡。禪七讓自己多了獨處的寂靜,體驗內心的無常之流,因而開始放下而不執著。除了自己,沒有人可以替代我去修行修心。修行一點都不神祕,它是如此單純,直接了當,但必須親身體驗實踐。沒有人會替我們修行,也沒有人能使他人開悟,每個人都必須自己去實踐! 女眾學部經論教理系三年級/知尚 這幾天的念佛,彷彿身在淨土中,繞佛後坐下念佛,閉上雙眼,腦中浮現阿彌陀佛就端坐在我的面前,全身放光,此時此刻只有我和彌陀佛。出了淨業林,告訴自己要保任念佛的心情:當身心疲勞時,提起佛號讓自己沉澱下來,如同再次充電,重新出發! 女眾學部經論教理系三年級/李苑嫣 透過念佛清淨身口意,在我們的阿賴耶識種下清淨的種子,也在極樂世界預訂了一席蓮花寶座;但往後在世間的煩惱塵擾,還要靠自力堅持把功課完成,如淨業林堂主永藏法師的勉勵:「大家要把修行進一步轉化成修持,在道業上持之以恆才能有所成就,才能開創人間淨土。」 禪與生活 所謂的禪修,並不僅局限於禪堂中、蒲團上盤坐用功,而是一種存在於生活中的態度與智慧,星雲大師在開示中曾以無數種譬喻來描述何謂「禪」。 大師說:「禪,是人生的潤滑劑,透過遊言戲行,能使生活現出一片幽默的風光。」又說:「禪,不是賣弄,而是自在自如。」 真正的自在自如即大師所說:「禪,就是如實面對現實的生活。要工作,要苦心志、勞筋骨,要在生活裡面植根,再慢慢的昇華,漸漸的擴大。心靈可以高上萬丈青天,腳卻要踏著實地,這才是禪的主要內容。」 時時念佛 念佛法門強調三到:口到、耳到、心到,口誦清楚,耳聽明白,更要了然於心。口、耳、心三到齊全了,自然能得到靈應。 念佛修持不一定非要在念佛堂中朗聲誦念。星雲大師說念佛有三聲:大聲、小聲、心聲。大聲念佛是口出大聲,朗朗誦念佛號,讓阿彌陀佛的無邊功德加護身心,將煩惱雜念去除。小聲念佛就是在平時的進退行止之間,譬如走路舉步、言笑寢食等日常生活中,輕聲稱念佛號。而心聲則是在家庭、學校等不便說話或開口的公共場所,乃至一切地方,隨時隨地將佛號默念於心,念念不離心,我心就是彌陀,如此必可擴大自己的身心,與彌陀合而為一。 招生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洽詢電話07-6561921轉3001~3002(男眾)2050~2053(女眾) 前一篇文章 第237課.課文 老師的話 人工智慧 心具潛能 下一篇文章 佛光山叢林學院招生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盼教育融入佛法2025.11.0802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⑦2025.11.0803【養生百味】冬食淡素 防範疾病2025.11.0804鳳凰將轉中颱 下周二雨勢最大2025.11.0805電塔變身巨獸 奧地利新地標2025.11.0806陸航母福建艦服役 首採電磁彈射2025.11.0807更年力綻放 迎向第二黃金人生2025.11.0808高市早苗:台灣有事 日本擬行使集體自衛權2025.11.0809尼泊爾農民 古城晒稻米2025.11.0810【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五日念佛修持與佛接心 成就人間淨土 【叢林風光】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 發菩提心 走上覺醒之路【叢林風光】叢林修持 體證道在當下【叢林風光】薪火傳燈 叢林傳承與開展【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