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蔡英文總統將出訪南太平洋友邦,此行定名為「尋親之旅」,萬里尋親看似溫馨,其實是捨近求遠,本末倒置。兩岸同文同種不認親,卻要大老遠去套關係,何親之有?
在全世界都向中國大陸靠攏之際,我們反而保持距離,甚至刻意遠離,說好聽點是維持自主性,實際上卻是自陷窘境:兩岸關係緊繃、經濟呈現萎靡狀態、民生逐漸失去活力,唯有加強國防軍事投資,以求心安,國家財政收支必將嚴重失衡,這是哪門子的治國思惟?
跟大陸維持兩岸一家親的關係,又有什麼不好?二十年遲滯不前,早已失去先機與優勢,馬政府八年終於使關係回溫,甚至堪稱漸入佳境,只要踏在這個基礎上,「維持現狀」就能保持彈性且走且看,無奈一步錯後,步步驚魂,如今再不大膽西向又待何時?
西邊無戰事,何愁無邊不興旺!然則,蔡總統執意以「走向世界」為先,傾全力推動的「新南向政策」就是捨近求遠的管道。如今證實此路難以暢行,尋親之旅恐怕只是緣木求魚、無濟於國事之糾葛與困頓。
執政會有這樣偏離正道的作風,其實是政黨意識與利益,高過國家安定與全民福祉的證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哪裡是台灣優先?哪是愛台灣?
「遠親不如近鄰」不是我們的處境,「遠鄰不如近親」才是於今的寫照。如果,執政再這樣錯置認知與作為,近親做不成,不幸還成了「近火」,那時又豈是遠水救得了呢?
事強以智,但非小聰明;事親以誠,誠實表明兩岸同屬一中,兄弟攜手登山,共創雙贏,不是很好嗎?
張博智(高雄市/備役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