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有二到三成多的學校沒有操場,因為學校沒有操場。中小學是創造學生回憶的黃金歲月,沒有操場的學校生活,回憶是黑白的,有操場可玩樂,回憶才完整,才多采多姿。所以教育主管機關應該設法增設操場,讓學生的童年回憶從黑白變彩色。
下課跑到操場打球、追逐、散步等,都是學校生活最感快樂的事。操場更是學校上體育課和辦理大型活動的理想場所,沒有操場,田徑賽沒有場地進行教學,運動會等大型活動無法辦理,對體育教學,是美中不足的事。
我到香港參觀過中小學,部分香港的學校很簡單,常常是一棟大樓就是一所學校,學校沒有操場,沒有學生活動空間,經常是司空見慣的事,當時還曾經為台灣學校感到慶幸,台北市曾經風行過開放教育潮流,當時幾所依據開放教育理念興建的國小,只有六十公尺的直線跑道,而沒有傳統的操場,後來發覺實用性不高,不被師生所喜愛,於是紛紛再編列預算,增列傳統有跑道,有田徑賽設施的操場,可見擁有操場對學校是非常重要的大事。
教育部為了均衡各級學校的正常發展,頒布有「中小學校設備標準」,操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大項,所以學校沒有操場是違反規定的,主管機關不能自己設定標準,卻又放任學校違反規定,所以無論是為了學生圓夢、為了改善教學所需,相關單位應該速謀改善學校沒有操場的不足。
吳悅(台北市/退休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