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到陝北 吳耿禎向大娘學剪紙

 |2007.05.21
249觀看次
字級

【記者鄭淑芬專訪】「我要一張很大的紙,我要一把很大的剪刀,細細地剪出心中那片森林…」這是吳耿禎寫的詩,一位二十七歲的大男生,很難令人聯想到,他竟然醉心於逐漸失傳的剪紙藝術,在他妙手巧剪下,台北一零一大樓、飛機、魚、花、鳥、蟲、獸都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為了精益求精,他獨自一人到剪紙文化的原鄉酖中國峽北「朝聖」,帶回滿滿的收穫。

吳耿禎剪紙無師自通,他說,大一時,一個下雨的午後,他在學校的游泳池戲水,長滿青苔的池面激起陣陣漣漪,讓他想起老家台南鹽水溪畔,當時他有股衝動想把這光景化為永恆,後來靈光乍現,覺得「紙」可以表現出「波光粼粼」的感覺,就這樣,他拿起剪刀留下「剪影」。

「流浪者計畫」讓他一償夙願,走訪剪紙文化的原鄉酖中國陝北,小耿說,峽北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坡,景緻單調,黃土高原的夏天是滾滾黃沙點綴些微的綠,到了冬天,就是滾滾黃沙上覆蓋著靄靄白雪。

但窯洞裡可是別有洞天,峽北的大娘們趁著冬天農閒時,在家做起剪紙、刺繡、泥塑、版畫、石雕、捏麵花、鞋墊等手工藝品,用色大膽鮮艷,愈是偏僻荒涼的地區,這些文化保存愈生動完整,愈純粹,他深刻體認到艱難生活中所淬練出的藝術力量。

最令他覺得不虛此行的是,每天都能欣賞不同剪紙的壓箱寶,有時聽聽親切大娘訴說人生故事,有時則是陪老大爺抽菸消磨時間。在峽北,許多大娘都有一本傳家寶,裡面有母親祖傳下來的剪紙樣本 ,就這樣一代傳一代,他們用剪刀剪出的愛心,成為妝點簡陋窯洞的最佳裝飾品,門上、窗上滿是色彩艷麗的剪紙藝術。

吳耿禎除了玩剪紙外,還喜愛舞台設計、裝置藝術。結束流浪後,獲選為二○○七年朱銘美術館駐館藝術家,對於剛在藝壇起步的他,將有更大的空間可以揮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