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日在淡水福容飯店舉辦的氣機導引三天兩夜改變成長研習營,很多從未接觸這套從身體自覺出發的生命哲學的朋友,因為親友介紹而從各地趕來參加。
圖/中華氣機導引文化協會提供
文/鄧美玲
九月二十日在淡水福容飯店舉辦的氣機導引三天兩夜改變成長研習營,很多從未接觸這套從身體自覺出發的生命哲學的朋友,因為親友介紹而從各地趕來參加。
在我擔任組長的第五家庭,有兩位很特別的成員,一位是從事冷氣電器維修的李先生,一位是長期堅持反對太太來上課的陳先生。他們能來參加活動,已經算是自我意識的大突破,而三天裡,跟著緊湊的課程,不斷地經歷自己、看見自己,每個人都覺得脫掉一層皮。
課程最後,張老師做綜合講評時,突然當著百餘人對李先生說:「你的心裡累積了太多的苦,你若能先把心裡的苦清理掉,你就會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人!」而在自我承諾的活動中,木訥的陳先生主動站出去,淚流滿面地說:「我過去誤解氣機導引了,我對不起我太太,我承諾我要更愛她、更尊重她!」下台後,我們圍過去擁抱他,張老師拍拍他的肩膀說:「你將來一定會看見自己的光!」
改變,從來不是那麼容易,但初心被激盪、觸動了,機會就來了。
李先生在嚼檳榔、拚工作的生涯裡,開始想:我是誰,我的生命怎麼了?所以,他開始積極安排從工作和家務中擠出時間來上課;而陳先生,激情冷卻後,他說,他還要再想想。
茫茫人海,大家都帶著自己的身體在人間行走,可是有誰,曾真正安安靜靜體會:你的身體到底在跟你說什麼?
對一個從未接觸的人,要怎樣開始「跟自己的身體結緣」?我們給的介面是,用身體動作八大原理:螺旋、延伸、開闔、絞轉、靜心、旋轉、壓縮、共振,跟身體的踝、膝、胯、腰椎、胸椎、頸椎、肩、肘、腕九大關節,做深層的對話。其實,這也是修習氣機導引的基本工具。
初學者試著輕輕轉動自己的手腕,去揣摩放鬆的感覺,去感受它的鬆和緊,也試著覺察自己在動作過程中,到底起了多少念頭?然後可能在某一天,你會突然覺得掌中彷彿有一個暖暖鬆鬆的球;然後再過一年兩年,你會在懶洋洋似轉非轉之中,感覺到手腕好像不是手腕,只是一團轉動的氣旋。
所以張老師說,勤修八大原理,九大關節就會向你示現九種身體之道。例如踝關節是「穩」,膝關節是「忍」,胯是「鬆」,腰在能「彎」,胸在「讓」,頸之道在「低」,肩之道在「受」,肘之道在「伸」,腕之道在「轉」。所以,氣機導引最重視的是「實踐」,就像莊子講的「得於手而應於心」,先得於手,才能應於心;動手操作熟練到不假思索,就可以累積無數實作的心得。
張老師常說,我們這樣慢慢轉,慢慢動到全身無所不開,就是在累積一種魔法;慢慢就可以看見自己生命的光。不必讀聖賢書,好好讀身體這本大書,每一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獨一無二的特性上有所成就。
所謂道德,也不是用利害得失分辨是非對錯的人間遊戲規則,簡單來說,就是「勤勞樸實」四字而已。自強不息為「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為「勞」,「樸」就是沒有主張、沒有動不動的「我認為」,「實」就是老老實實的行動。
說到底,還是行動、行動,做就對了,不用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