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根據調查,台灣近三分之一兒童有精神疾患問題,且兒童若經歷重大創傷,其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比例更遠超過成人。北醫大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黃宇銳去年赴日進修,發現日本學者運用Facereader(臉部辨識軟體),可成功輔助了解心靈受創兒童是否患有PTSD的疑慮,提早介入治療。而未來北醫也將應用此套系統,期能幫助更多可能患有情緒障礙的兒童。
黃宇銳表示,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附設醫院的藤原武男教授在福島核災後第一時間就進駐到災區,但他發現許多災童都不說話,也很難用言語表達內心的情緒,造成要及早診斷或處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個案有所困難因而他嘗試運用Facereader搭配「情緒量表」來進行施測,發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與情感的麻木程度是成正比,即意味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愈嚴重,情感會愈麻木,而表情的起伏也就愈少。
換言之,若是發現孩童的臉部表情麻木,面對喜怒哀樂的情境,臉部的肌肉卻沒有表情起伏,這正意味是心靈創傷愈嚴重的兒童,愈無法適切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就有可能是罹患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潛在風險族群。